⒈ 亦作“贫弊”。亦作“贫獘”。贫穷破败;贫困。
引《宋书·文帝纪》:“比者冰雪经旬,薪粒贵踊,贫弊之室,多有窘罄。”
唐陈子昂《上益国事》:“乃使公府虚竭,私室贫弊,而天地珍藏,委废不论。”
《史记·平準书》“百姓抏獘以巧法”唐司马贞索隐:“言百姓贫獘,故行巧抵之法也。”
清吴伟业《鹿樵纪闻·高黄二镇》:“得功闻之,自谓身经百战,功甚高,而居庐州贫敝之地。”
贫(貧)
⒈ 穷,收入少,生活困难,与“富”相对:贫穷。贫寒。贫民。清贫。
⒉ 缺乏,不足:贫乏。贫血。贫瘠。
⒊ 絮烦可厌:贫相(
)。贫气(a.絮烦可厌;b.行动态度不大方。“气”均读轻声)。⒋ 僧道谦称:贫道。贫僧。
deficient、impoverished、inadequate、loquacious、poor
穷、富
形声:从贝、分声
poor, impoverished, needy
敝
⒈ 破旧,坏:敝旧。敝俗。敝衣。敝屣。敝帚自珍。
⒉ 谦辞,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:敝人(我)。敝姓。敝处。敝校。敝国。
my、this、shabby、ragged
会意
break, destroy; broken, tatter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