断七
(1) 旧时迷信风俗,人死后每七天叫一个“七”,满七个“七”即四十九天时叫“断七”,常请和尚道士来念经超度亡魂
⒈ 旧时人死后,每隔七天做一次佛事,至七七四十九天而止,称“断七”。参见“做七”。
引元无名氏《神奴儿》楔子:“自从员外亡化过了,可早断七也。”
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七三回:“杨姑娘道:‘好快,断七过了,这一向又早百日来。’”
《何典》第五回:“形容鬼也不等断七,就将活死人领了回去。”
俗以人死后每七日设奠一次,至七七四十九日则停止,不再接受亲友吊唁,称为「断七」。
断(斷)
⒈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:断裂。断层。断面。截断。断肠。断魂。断线风筝。
⒉ 不继续,禁绝:断粮。断水。断炊。断奶。断档。断流。断种(
)。断交。断片。断续。断子绝孙。⒊ 判定,决定:判断。诊断。断狱(审理和判决罪案)。
⒋ 一定,绝对:断乎不可。断然施行。
break、break off、give up、sever、snap、stop
续
会意
七
⒈ 数名,六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柒”代)。
⒉ 文体名,或称“七体”,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。
⒊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称“做七”。
seven
会意
sev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