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自寻烦恼;自招灾殃。见“自詒伊戚”。
引《诗·小雅·小明》:“心之忧矣,自詒伊戚。”
亦作“自詒伊慼”、“自貽伊戚”。 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乌呼,我之怀矣,自詒伊慼,其我之谓矣。”
晋裴启《语林》:“胡毋彦国至相州,坐厅事断官事。尔时三秋中傍摇扇视事;其儿子先从容顾谓曰:‘ 彦国復何为自貽伊戚?’”
金王若虚《臣事实辨上》:“汉党錮诸公,既无申屠蟠之高识,而自貽伊戚。”
清谭嗣同《石菊影庐笔识·思篇三十三》:“又安知非欲秦知虽有可兴之势,要当如穆公自知其过,倾心耆老,不可力征经营,自貽伊戚耶?”
自己招致祸患。《诗经.小雅.小明》:「心之忧矣,自诒伊戚。」也作「自贻伊戚」。
【解释】自寻烦恼;自招灾殃。
【出处】《诗经 小雅 小明》:“心之忧矣,自诒伊戚。”《左传 宣公二年》:“乌呼,我之怀矣,自诒伊戚,其我之谓矣。”
【示例】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一卷:“昊天寺在幽州,与萧后接壤境界,倘辽人知之,发兵劫驾,岂非自诒伊戚。”
【近义词】自贻伊戚
【语法】自诒伊戚作谓语、定语;指自寻烦恼。
自
⒈ 本人,己身:自己。自家。自身。自白。自满。自诩。自馁。自重(
)。自尊。自谦。自觉( )。自疚。自学。自圆其说。自惭形秽。自强不息。⒉ 从,由:自从。自古以来。
⒊ 当然:自然。自不待言。自生自灭。放任自流。
⒋ 假如:自非圣人,外宁必有内忧。
from、since、oneself、self
象形像鼻形
self, private, personal; from
诒(詒)
⒈ 传给:诒训。
⒉ 赠与,给与:“诒尔多福。”
诒(詒)
⒈ 欺诈:骨肉相诒。诒骗。
形声:从讠、台声
bequeath, pass on to future generations
伊
⒈ 彼,他,她:伊说。伊人(那个人,多指女性)。
⒉ 文言助词:下车伊始。伊谁之力?伊于胡底(到什么地步为止,不堪设想的意思)。
⒊ 姓。
he or she
形声:从亻、尹声
third person pronoun; he, she, this, that
戚
⒈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:亲戚。外戚。戚族。戚友。
⒉ 忧愁,悲哀:戚然。凄戚。哀戚。休戚。
⒊ 古代兵器,像斧。
⒋ 姓。
relative
休
形声
relative; be related to; sa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