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木板架设的桥。
引《墨子·备城门》:“为斩县梁,聆穿,断城以板桥。”
孙诒让间诂:“连板为桥,架之城堑以便往来。”
唐温庭筠《商山早行》诗:“鸡声茅店月,人跡板桥霜。”
明蒋一葵《长安客话·浑河》:“跨河板桥甚敧,行者率猿臂渡,毛骨尽竦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十七回:“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,度过桥去,诸路可通。”
用木板架设的桥。
板(闆)
⒈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:案板。板子。木板。板上钉钉。
⒉ 诏书:诏板。
⒊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,又指歌唱的节奏:檀板。鼓板。一字一板。荒腔走板。
⒋ 不灵活,少变化:死板。呆板。
⒌ 硬得像板子似的:板结。
⒍ 见“老”字“老板”。
board、plank、shutter、ban、bat
形声:从木、反声
plank, board; iron or tin plate
桥(橋)
⒈ 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:桥梁。桥墩。桥涵。桥头堡。吊桥。栈桥。引桥。立交桥。
⒉ 形状如桥梁的:心脏搭桥手术。
⒊ 古同“乔”,高。
⒋ 古同“矫”,正,整。
⒌ 姓。
bridge
形声:从木、乔声
bridge; beam, crosspie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