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气清明和暖。
清静和平。形容升平气象。
农历四月的俗称。
清静和平。形容人的性情。
(声音)清越和谐。
(诗文)清新和顺。
⒈ 清静和平。参见“清和”。
引《隶续·汉司空掾陈寔残碑》:“陈寔仲躬者,含圣喆之清龢。”
⒉ 天气清明和暖。
引三国魏曹丕《槐赋》:“天清和而湿润,气恬淡以安治。”
前蜀韦庄《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》:“正是清和好时节,不堪离恨剑门西。”
宋潘元质《丑奴儿慢》词:“愁春未醒,还是清和天气。”
李大钊《青春》:“远从瀛岛,反顾祖邦,肃杀鬱塞之象,一变而为清和明媚之象矣。”
⒊ 清静和平。形容升平气象。
引汉贾谊《新书·数宁》:“大数既得,则天下顺治;海内之气清和咸理,则万生遂茂。”
《梁书·止足传·陶季直》:“﹝陶季直﹞出为冠军司马, 东莞太守,在郡号为清和。”
⒋ 清静和平。形容人的性情。
引汉蔡邕《文范先生陈仲弓铭》:“君膺皇灵之清和,受明哲之上姿。”
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“荀中郎在京口” 刘孝标注引《晋阳秋》“荀羡字令则,潁川人,光禄大夫崧之子也,清和有识裁。”《南史·梁纪上·武帝上》:“皇考外甚清和,而内怀英气。”
⒌ (声音)清越和谐。
引《文选·扬雄<剧秦美新>》:“镜纯粹之至精,聆清和之正声。”
李周翰注:“聆,听也,言天下謌謡清和之正声。”
汉王逸《九思·伤时》:“声噭誂兮清和,音晏衍兮要媱。”
《文选·嵇康<琴赋>》:“清和条昶,案衍陆离。”
张铣注:“言琴声清和有调。”
《初学记》卷三十引晋傅玄《蝉赋》:“声嚖嚖以清和兮,遥自託乎兰林。”
⒍ (诗文)清新和顺。
引宋苏轼《<邵茂诚诗集>叙》:“余读之,弥月不厌,其文清和妙丽,如晋宋间人。”
清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七:“海刚峯严厉孤介,而诗却清和。”
清姚鼐《<恬庵遗稿>序》:“观察出其文,读之清和恬雅,有越俗之韵。”
⒎ 农历四月的俗称。
引明卢象升《与蒋泽垒先生书》之四:“家大人于清和闰月初二日抵白登公署。”
一说指农历二月。 清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十五:“张平子《归田赋》:‘仲春令月,时和气清。’盖指二月也。 小谢诗因之,故曰:‘首夏犹清和,芳草亦未歇。’今人删去‘犹’字,而竟以四月为‘清和’。”
清胡鸣玉《订讹杂录·清和月》:“二月为清和。 张平子《归田赋》:‘仲春令月,时和气清。’ 谢灵运诗:‘首夏犹清和。’今以四月当之。”
形容天气晴朗和暖。
清
⒈ 水或其他液体、气体纯净透明,没有混杂的东西,与“浊”相对:清水。清泉。清流(a.澄澈的水流,如“一股清清”;b.旧时指负有名望,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)。清澈。清碧。清朗。清新。清醇。月白风清。
⒉ 安静,不烦:冷清。凄清。清闲。清静。清淡。清幽。清谧(宁静)。
⒊ 单纯不杂:清唱。清茶。
⒋ 明白,明晰:清楚。清晰。清醒。清通(文章层次清楚)。清亮。
⒌ 一点不留,净尽:清除。肃清。清剿。清洗。清君侧(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)。
⒍ 整理,查验:清理。清查。清点。清仓。
⒎ 详细登记:清册。清单。
⒏ 公正,廉洁:清廉。清正。清官。清绩。
⒐ 洁净,纯洁:清洁。清爽。冰清玉洁。
⒑ 高洁,高尚的,高明的:清高。清绮。清雅。清操。清介(清高耿直)。清望(清白高尚的声望)。清识(高明的见识)。
⒒ 太平,不乱:清平。清泰。清和。
⒓ 中国朝代名:清代。清宫秘史。
⒔ 姓。
clear、completely、count、distinct、settle
浑、浊
形声,从青声
clear, pure, clean; peaceful
和
⒈ 相安,谐调:和美。和睦。和谐。和声。和合(a.和谐;b.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)。和衷共济。
⒉ 平静:温和。祥和。和平。和气。和悦。和煦。惠风和畅。
⒊ 平息争端:讲和。和约。和议。和亲。
⒋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:二加二的和是四。
⒌ 连带:和盘托出(完全说出来)。和衣而卧。
⒍ 连词,跟,同:我和老师打球。
⒎ 介词,向,对:我和老师请教。
⒏ 指日本国:和服(日本式服装)。和文。大和民族。
⒐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:和棋。和局。
⒑ 姓。
和
⒈ 和谐地跟着唱:曲高和寡。
⒉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:和诗。
和
⒈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:和面。和泥。
和
⒈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,或加水搅拌:和药。奶里和点儿糖。和弄。和稀泥。
⒉ 量词,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:衣裳洗了三和水。
和
⒈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,取得胜利。
and、sum、summation、together with、kind、peace
战
形声:从口、禾声
harmony, peace; peaceful, cal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