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衣
(1) 黑色的衣服
(2) 汉以后卑贱者衣青衣,故称婢仆、差役等人为青衣
(3) 指评剧角色之一。扮演庄重的中年或青年妇女,因穿青衫而得名
⒈ 古代帝王、后妃的春服。
引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孟春之月﹞天子居青阳……驾仓龙,载青旂,衣青衣,服仓王。”
郑玄注:“皆所以顺时气也。”
《隋书·礼仪志七》:“﹝皇后﹞青衣,青罗为之,制与鞠衣同。”
⒉ 青色或黑色的衣服。 汉以后,多为地位低下者所穿。 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六:“﹝辛道度﹞游学至雍州城四五里,比见一大宅,有青衣女子在门。
引度诣门下求飧。”
《梁书·侯景传》:“后景果乘白马,兵皆青衣。”
唐刘禹锡《和乐天诮失婢榜者》:“新知正相乐,从此脱青衣。”
《古今小说·李公子救蛇获称心》:“﹝李元﹞正观玩间,忽见一青衣小童,进前作揖。”
⒊ 指穿青衣或黑衣的人。(1)指侍女、宫女。
引三国魏曹操《与太尉杨彪书》:“有心青衣二人,长奉左右。”
《北史·后妃传序》:“青衣、女酒、女饗、女食、奚官女奴视五品。”
(2)婢女;侍童。 汉蔡邕《青衣赋》:“噭噭青衣,我思远逝,尔思来追。”
南朝梁费旭《和肃记室〈春日有所思〉》:“芳树发春暉, 蔡子望青衣。”
唐谷神子《博异志·许汉阳》:“汉阳束带上岸投謁,未行三数步,青衣延入内厅,揖坐云:‘女郎等易服次。’”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神女》:“遥见小车来,二青衣夹随之。”
清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五:“红粉能诗者多,青衣能诗者最少。”
(3)指乐工。 清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·封台》:“八角鼓乃青衣数辈,或弄絃索,或歌唱打諢,最足解颐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十三回:“两班青衣按时奏乐。”
(4)指役吏,差役。 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齐天大圣》:“神取方版,命笔,不知何词,使青衣执之而去。”
⒋ 指儒生。
引明陈继儒《珍珠船》卷三:“李抱玉主课青衣,胄名奏授祭酒。”
⒌ 明清时生员名目之一。
引《明史·选举志一》:“先以六等试诸生优劣,谓之岁考……一二等皆给赏,三等如常,四等挞责,五等则廩、增递降一等,附生降为青衣,六等黜革。”
《清史稿·选举志一》:“﹝考列﹞五等,廩停作缺。原停廩者降增,增降附,附降青衣,青衣发社,原发社者黜为民。”
⒍ 指青衣旦。传统戏曲脚色行当。主要扮演性格刚烈、举止端庄的青年或中年女性。表演上着重唱功。因所扮人物大都穿青素褶子而得名。如《祭江》里的孙尚香,《三击掌》里的王宝钏,《宇宙锋》里的赵艳容便是。
引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二四:“她能唱青衣,但拿手的是花旦。”
⒎ 指青衣神。宋范成大《吴船录》卷上:“山不甚高,绵延有九山头,故又名九顶,旧名青衣山。详“青衣神”。
引青衣,蚕丛氏之神也。”
⒏ 霉菌的一种。
引章炳麟《五无论》:“微菌溼生,则有青衣白醱之属,欲去之者,惟得起洁浄心。不得起损害心,斯岂尽人能然者?”
青色的衣服。多为古代低阶文官或卑贱者所穿的衣服。
如:「青衣小帽」。
青
⒈ 深绿色或浅蓝色:青绿。青碧。青草。青苔。青苗。青菜。青葱。青山绿水。青云直上。万古长青(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远不衰)。
⒉ 绿色的东西:踏青。青黄不接。
⒊ 靛蓝色:靛青。青紫。青出于蓝,胜于蓝。
⒋ 黑色:青布。青线。青衫。青衣。
⒌ 喻年轻:青年。青春。青工。
⒍ 竹简:青简。青史(原指写在竹简上的记事,后指史书,如“永垂青青”)。
black、blue、blueness、green、green grass
会意:从、从月
blue, green, black; young
衣
⒈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:衣服。衣着(
)。衣冠。衣架。衣锦还( )乡。⒉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:炮衣。糖衣。肠衣。
⒊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“胞衣”。
⒋ 姓。
clothes、clothing、coating、covering
象形:像上衣形
clothes, clothing; cover, sk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