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ē
阙
wén
文
⒈ 原指有疑暂缺的字。后亦指有意存疑而未写出的文句。
引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吾犹及史之闕文也。”
何晏集解引包咸曰:“古之良史,於书字有疑则闕之,以待知者。”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练字》:“史之闕文,圣人所慎,若依义弃奇,则可与正文字矣。”
唐韩愈《复仇状》:“最宜详於律,而律无其条,非闕文也。盖以为不许復讐,则伤孝子之心,而乖先王之训。”
⒉ 脱漏的字句。
引唐元稹《独孤朗授尚书都官员外郎制》:“窜定闕文,裁成义类。”
宋姚宽《西溪丛语》卷上:“今閲二篇,又无是一句,信有闕文。”
鲁迅《花边文学·“……”“□□□□”论补》:“‘□□’是国货《穆天子传》上就有这玩意儿,先生教我说:是阙文。”
⒊ 犹佚文。
引晋陆机《文赋》:“收百世之闕文,採千载之遗韵。”
南朝梁江淹《知己赋》:“储西国之闕文,採东京之逸记。”
⒋ 犹省文。
引宋沉括《梦溪笔谈·故事一》:“惟翰林茶酒司止称‘翰林司’,盖相承闕文。”
空缺亡佚的文字。
如:「对这部古籍,虽然搜集了各个版本,但仍多阙文,无 法窥得全貌。」
阙(闕)
⒈ 古代用作“缺”字。空缺:尚付阙阙。有怀疑的事情暂时不下断语,留待查考:阙疑。
⒉ 过错:阙失。
⒊ 姓。
阙(闕)
⒈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:宫阙。
⒉ 皇帝居处,借指朝廷:阙下。“待从头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”。
⒊ 京城,宫殿:“城阙辅三秦”。
⒋ 陵墓前两边的石牌坊:墓阙。
形声:外形内声
watch tower; palace
文
⒈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:灿若文锦。
⒉ 刺画花纹:文身。
⒊ 记录语言的符号:文字。文盲。以文害辞。
⒋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:文凭。文艺。文体。文典。文苑。文献(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)。文采(a.文辞、文艺方面的才华;b.错杂艳丽的色彩)。
⒌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:文化。文物。
⒍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文。水文。
⒎ 旧时指礼节仪式:虚文。繁文缛节(过多的礼节仪式)。
⒏ 文华辞采,与“质”、“情”相对:文质彬彬。
⒐ 温和:文火。文静。文雅。
⒑ 指非军事的:文职。文治武功(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)。
⒒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:文言。文白间杂。
⒓ 专指社会科学:文科。
⒔ 掩饰:文过饰非。
⒕ 量词,指旧时小铜钱:一文不名。
⒖ 姓。
character、civil、gentle、language、paint over、writing
白、武
象形
literature, culture, writ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