怫然
(1) 忿怒的样子
⒈ 愤怒貌。
引《庄子·天地》:“谓己道人,则勃然作色;谓己諛人,则怫然作色。”
宋胡铨《上高宗封事》:“夫三尺童子至无知也,指犬豕而使之拜,则怫然怒。”
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十:“时先生未大显贵,怫然曰:‘曲笔以媚权贵,君子不为也。’”
茅盾《子夜》五:“吴荪甫怫然,用劲地看了微笑着的屠维岳一眼。”
忿怒、生气的样子。
然
⒈ 对,是:然否。不然。不以为然。
⒉ 以为对,答应,信守:然纳(以为对而采纳)。然诺(许诺,信守诺言)。
⒊ 这样,如此:当然。然后。然则。
⒋ 表示一种语气(a.表决定,犹焉,如“寡人愿有言然”;b.表比拟,犹言一般,如“如见其肺肝然”)。
⒌ 用于词尾,表示状态:显然。忽然。飘飘然。
⒍ 古同“燃”。
but、correct、however、like that、right、so
形声:从灬、声
yes, certainly; pledge, promi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