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í
泥
niú
牛
rù
入
hǎi
海
泥牛入海
(1) 泥土做的牛像,一旦沉入海底,经水消融,不复存在。比喻一去不回,杳无音信
⒈ 后因以“泥牛入海”比喻一去不返,杳无消息。
引语本《景德传灯录·潭州龙山和尚》:“洞山又问和尚:‘见个什么道理,便住此山?’师云:‘我见两个泥牛鬭入海,直至如今无消息。’”
元尹廷高《送无外僧弟归奉庐墓》诗:“泥牛入海无消息,万壑千嵓空翠寒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回:“此时那两个钱庄干事的人,等了好久,只等得一个泥牛入海,永无消息。”
郭沫若《满江红》词:“桀犬吠尧堪笑止,泥牛入海无消息。”
泥塑的牛一旦掉入海中,立刻瓦解。比喻一去不复返。
【解释】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。比喻一去不返;杳无音信。
【出处】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潭州龙山和尚》:“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,直至如今无消息。”
【示例】那两个钱庄干事的人,等了好久,只等得一个泥牛入海,永无消息。(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回)
【近义词】石沉大海、杳无音信、鱼沉雁杳、杳如黄鹤、杳无消息、海底捞针、去如黄鹤
【语法】泥牛入海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表示没有希望。
泥
⒈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:泥巴。泥垢。泥浆。泥煤。泥淖(泥污的洼地)。泥泞。泥洼。
⒉ 像泥的东西:枣泥。山药泥。印泥(盖图章用的印色)。蒜泥。
泥
⒈ 涂抹:泥墙。泥缝儿(
)。⒉ 固执,死板:拘泥。泥古(拘泥古代的制度和说法,不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)。泥守。
mashed vegatable or fruit、mire、mud、slob
形声:从氵、尼声
mud, mire; earth, clay; plaster
牛
⒈ 哺乳动物,趾端有蹄,头上长一对角,是反刍类动物,力量很大,能耕田拉车,肉和奶可食,角、皮、骨可作器物:牛刀小试(喻有很大的本领,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)。牛黄。牛角。
⒉ 星名,二十八宿之:牛斗(指牛宿和斗宿二星)。
⒊ 喻固执或骄傲:牛气。
⒋ 姓。
cattle、moggy、moo-cow、ox
象形
cow, ox, bull; KangXi radical93
入
⒈ 进,由外到内:进入。入梦。
⒉ 适合,恰好合适:入选。入耳。
agree with、enter、income、join
进、出
象形
enter, come in(to), join
海
⒈ 靠近大陆,比洋小的水域:海洋。海域。海拔。海疆。海内。海岸。海誓山盟。五湖四海。
⒉ 用于湖泊名称:青海。中南海。
⒊ 容量大的器皿,巨大的:海碗。海涵(敬辞,称对方大度包容)。夸下海口。
⒋ 喻数量多的人、事物像海的:人山人海。火海。
⒌ 漫无目标地:海骂。海找。
⒍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:海棠。
⒎ 特指中国上海:海派。
⒏ 姓。
sea、big lake、a lots of、extra large
形声:从氵、每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