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ū
哭
sāng
丧
bàng
棒
哭丧棒
(1) 旧时在为父母发丧时,“孝子”须手扶一根“孝杖”,以表示悲痛难支
⒈ 亦称“哭丧棍”。旧时出殡时孝子所持的哀杖。亦用来贬称其他棍棒,以诟骂持棒者。
引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八四回:“言夫人忽发奇想,叫人到冥器店里定做了一百根哭丧棒。”
陈登科《活人塘》十八:“我死了连一根哭丧棒也没人拿。”
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二十章:“天亮以后, 欢喜穿起白孝衫,拿着哭丧棍儿,向四邻叩头报丧。”
《西游记》第二七回:“倘到城市之中,人烟凑集之所,你拿了那哭丧棒,一时不知好歹,辞打起人来,撞出大祸,教我怎的脱身?”
蒋光慈《少年飘泊者》十八:“我在街上一见着红头阿三手里的哭丧棒,总感觉得上面萃集着印度的悲哀与中国的羞辱。”
丧家出殡时,孝子所执的竹棒。
哭
⒈ 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泪发声:哭喊。哭泣。哭诉。哭腔。啼哭。长歌当哭。
cry、laugh on the wrong side of one's mouth、weep
泣、笑
会意:从犬、从口
weep, cry, wail
丧(喪)
⒈ 跟死了人有关的事:丧事。丧礼。丧亡。丧假(
)。丧乱。治丧。吊丧。丧(喪)
⒈ 丢掉,失去:丧失。丧生。丧偶。丧胆。丧气(不吉利,倒霉。“气”读轻声)。颓丧(情绪低落,精神委靡)。懊丧。沮丧。丧权辱国。丧尽天良(良心全部失去了)。
funeral、lose、mourning
会意:表示哭已死去的人
mourning; mourn; funeral
棒
⒈ 棍子:木棒。棒子(a.棍子;b.玉米的别称)。棒槌。棒冰。棒球。棒喝(
)。⒉ 体力强,能力大,成绩好,水平高:功课棒。身体棒。
stick、club、goog、fine
形声:从木、奉声
stick, club, truncheon; hi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