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远道奔波之苦。
⒈ 同“跋山涉水”。
引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“文公躬擐甲胄,跋履山川,踰越险阻,征东之诸侯。”
清顾炎武《日知录·太公五世反葬于周》:“夫齐之去周二千餘里,而使其已化之骨,跋履山川,触冒寒暑,自东徂西,以葬於封守之外,於死者为不仁。”
【解释】形容远道奔波之苦。参见“跋山涉水”。
【出处】《左传 成公十三年》:“文公躬擐甲胄,,逾越险阻,征东之诸之侯。”
【示例】夫齐之去周二千余里,而使其已化之骨,跋履山川,触冒寒暑,自东徂西,以葬于封守之外,于死者为不仁。”清·顾炎武《日知录·太公五世反葬于周》
【近义词】跋山涉水
【语法】跋履山川作谓语、宾语;指长途旅行。
跋履山川,读音bá lǚ shān chuān,汉语成语,意思是形容远道奔波之苦。参见“跋山涉水”。出自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。
跋
⒈ 翻山越岭:跋涉。
⒉ 踩,践踏:跋前踬后(喻进退两难)。
⒊ 文章或书籍正文后面的短文,说明写作经过、资料来源等与成书有关的情况:跋文。跋语。序跋。
cross mountains、postcript
形声:从足、犮声
go by foot; epilogue, colophon
履
⒈ 鞋:西装革履。削足适履。
⒉ 践踩,走过:履历(a.个人的经历;b.记载履历的文件)。履任。履险如夷(走在险峻的地方,像走在平坦的路上,喻身处险境而不畏惧,又喻安全地度过险境)。如履薄冰(身临其境)。
⒊ 步伐:步履维艰。
⒋ 执行,实行:履行。履约。
⒌ 〔履带〕在拖拉机、坦克车等的车轮上围绕的钢质链带。
⒍ 指领土:“赐我先君履”。
carry out、footstep、shoe、walk on
会意
footwear, shoes; walk on, tread
山
⒈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峦。山川。山路。山头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来风满楼(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)。
⒉ 形状像山的:山墙(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。亦称“房山”)。
⒊ 形容大声:山响。山呼万岁。
⒋ 姓。
hill、mountain、jebel
象形:像山峰绵延之形
mountain, hill, pea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