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同“颊上三毛”。
引清张岱《石匮书自序》:“至其论赞,则淡淡数语,非颊上三毫,则睛中一画。”
清史震林《西清散记》卷一:“幼闻故老传先生( 史湘浦 )軼事,可异焉。颊上三毫,匪遂正相,而神以传也。”
【解释】同“颊上三毛”。
【出处】清·张岱《右匮书自序》:“至其论赞,则淡淡数语,非颊上三毫,则晴中一画。”
【示例】清·史震林《西清散记》第一卷:“颊上三毫,匪遂正相,而神以传也。”
【近义词】颊上三毛
【语法】颊上三毫作宾语;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。
颊(頰)
⒈ 脸的两侧:脸颊。双颊。颊上添毫(喻文章精心润色,描写生动)。
chap、cheek、gena
形声:从页、夹声
cheeks, jaw
上
⒈ 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下”相对:楼上。上边。
⒉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:上古。上卷。
⒊ 等级和质量高的:上等。上策。上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
⒋ 由低处到高处:上山。上车。上升。
⒌ 去,到:上街。
⒍ 向前进:冲上去。
⒎ 增加:上水。
⒏ 安装,连缀:上刺刀。上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
⒐ 涂:上药。
⒑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:上课。上班。
⒒ 拧紧发条:上弦。
⒓ 登载,记:上账。
⒔ 用在名词后边,表示时间、处所、范围:晚上。桌上。组织上。
⒕ 用在动词后边,表示开始、继续、趋向、完成:爬上来。锁上。选上代表。
⒖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:上年纪。
⒗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“1”。
上
⒈ 〔上声〕汉语声调之一,普通话上声(第三声)。
ascending、go to、go up、previous、submit、superior
下
指事
top; superior, highest; go up, send up
三
⒈ 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
⒉ 表示多次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
three
指事
three
毫
⒈ 细长而尖的毛:毫毛。毫发(
)。毫末(喻极微小的数量或部分)。丝毫。⒉ 指毛笔:挥毫。毫素。
⒊ 中国的秤或戥子上的提绳:头毫。二毫。
⒋ 中国市制计量单位,十毫等于一厘(长度、地积、重量单位);一百平方毫等于一平方厘(面积单位)。
⒌ 方言,货币单位,角、毛。
⒍ 数量极少,一点儿(限用于否定式):毫不费力。毫无二致。
⒎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,表示该量的千分之一:毫米(公制长度单位,“米”的千分之一。)
fine long hair、in the least、milli -、writing brush
会意
fine hair; measure of lengt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