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uàn
贯
zhū
珠
⒈ 成串的珍珠。
引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故歌者上如抗,下如队,曲如折,止如槀木,倨中矩,句中鉤,纍纍乎端如贯珠。”
孔颖达疏:“言声之状,纍纍乎感动人心,端正其状,如贯於珠,言声音感动於人,令人心想形状如此。”
《初学记》卷一引《易纬坤灵图》:“至德之朝,五星若贯珠。”
明王世懋《闽部疏》:“尤重元宵,十三日始放灯,数步一立表,一表輒数灯,家联户缀,灿若贯珠。”
清俞蛟《梦厂杂著·临清寇略》:“礮声如贯珠,纍纍不断。”
⒉ 比喻珠圆玉润的诗文、声韵。
引唐元稹《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》诗序:“适白翰林又以百韵见赠,余因次酬本韵,以答贯珠之赠焉。”
唐钱珝《史馆王相公进和诗表》:“但思参列辅臣,安敢首违圣旨,輒同击壤,仰和贯珠。”
前蜀魏承班《玉楼春》词:“春风筵上贯珠匀,艷色韶颜娇旎旖。”
金元好问《赠莺》诗:“山城无与乐,好鸟亦求侣;时将贯珠来,有唱当和汝。”
⒊ 念珠。
引唐无名氏《玉泉子·翁彦枢》:“手持贯珠,闭目以诵经,非寝食未尝輟也。”
宋范浚《赠清鉴上人》诗:“尚看秀色带峨眉,墨玉贯珠常在把。”
⒋ 穿戴珠宝。
引《周书·异域传下·吐谷浑》:“妇人皆贯珠束髮,以多为贵。”
⒌ 犹贯通。参见“贯通”。
引唐李华《著作郎壁记》:“胡諭德游刃诗骚, 韦庶子贯珠今古。”
成串的珠子。比喻声音美妙动听。
贯(貫)
⒈ 古代穿钱的绳索(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,每一千个为一贯):“贯朽而不可校”。腰缠万贯。
⒉ 穿,通,连:贯穿。贯串。贯通(a.连接,沟通;b.对学术等全部透彻地了解)。连贯。贯注。贯彻。贯珠(连珠成串,常用来形容声音的圆润动听)。鱼贯而入。
⒊ 古同“惯”,习惯。
⒋ 原籍,出生地:籍贯。
⒌ 姓。
be linked together、birthplace、pass through
会意
a string of 1000 coins; to go through
珠
⒈ 蛤蚌因沙粒窜入壳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质,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,乳白色或略带黄色,有光泽,可做装饰品,亦可入药。称“珍珠”(亦作“真珠”,简称“珠”):珠蚌。珠宝。珠花。夜明珠。珠玑(喻优美的词藻或诗文)。珠联璧合(珍珠联成串,美玉放在一起,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)。
⒉ 像珠子的东西:汗珠。泪珠。露珠。
bead、pearl
形声:从王、朱声
precious stone, gem, jewel, pear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