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方诸方诸的意思_解释_造句

fāng

zhū

方诸

拼音 fāng zhū 注音 ㄈㄤ ㄓㄨ
拼音 fāng zhū 注音 ㄈㄤ ㄓㄨ
结构 (单一结构) (左右结构)
方诸的意思
词语解释:
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。
传说中仙人住所。
引证解释:

⒈ 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。

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:“夫阳燧取火於日,方诸取露於月。”
唐陆龟蒙《自遣》诗之十五:“月娥如有相思泪,秪待方诸寄两行。”
明李东阳《又和王世赏韵》:“天临华盖春星近,月照方诸夜水清。”
清龚自珍《捕蜮第一》:“又用方诸取月中水洗眼,著纯墨衣,则人反见蜮,可趋入蜮羣。”

⒉ 传说中仙人住所。

南朝梁陶弘景《真诰·协昌期一》:“方诸正四方,故谓之方诸,一面长一千三百里,四面合五千二百里,上高九千丈。”
南朝梁陶弘景《真诰·协昌期一》:“方诸东西面又各有小方诸,去大方诸三千里, 小方诸亦方面各三百里,周迴一千二百里,亦各别有青君宫室,又特多中仙人及灵鸟灵兽辈。”
南朝梁武帝《上云乐·方诸曲》:“方诸上,上云人。业守仁,摐金集瑶池,步光礼玉晨。霞盖容长肃,清虚伍列真。”
《云笈七籤》卷七八:“纵赏三清,遨游五岳,往来圆嶠,出入方诸。”
清缪艮《沉秀英传》:“秀英香消玉损,已返方诸。”

网络解释:

方诸

  • 方诸是汉语词汇,出自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,解释为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。
  • 字义分解
    读音:fāng

    基本字义

    fāng(ㄈㄤ)

    ⒈  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;正方形.长方形

    ⒉  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:方根。平方。开方。

    ⒊  人的品行端正:方正。方直。

    ⒋  一边或一面:方向。方面。

    ⒌  地区,地域:地方。方志。方言。方物。方圆。方隅(边疆)。方舆(指领域,亦指大地)。

    ⒍  办法,做法,技巧:方式。方法。教导有方。贻笑大方。

    ⒎  种,类:变幻无方。仪态万方。

    ⒏  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、剂量和用法:药方。

    ⒐  违背:方命。

    ⒑  正在,正当:方今盛世。方兴未艾。

    ⒒  才,刚刚:方才。如梦方醒。

    ⒓  量词,多指一立方米:土石方。

    ⒔  量词,用于方形的东西:几方石章。

    ⒕  姓。

    异体字

    • ?

    汉英互译

    direction、power、side、square

    相关字词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

    English

    a square, rectangle; a region; local

    读音:zhū

    基本字义

    诸(諸)zhū(ㄓㄨ)

    ⒈  众,许多:诸位。诸君。诸侯。

    ⒉  “之于”或“之乎”的合音:投诸渤海之尾。

    ⒊  犹“之”:“能事诸乎?”。

    ⒋  犹“于”:“宋人事资章甫适诸越”。

    ⒌  语助,无实在意义:“日居月诸,照临下土”。

    ⒍  姓。

    异体字

    • ?
    • ?
    • ?

    汉英互译

    all、various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讠、者声

    English

    various, all, these; surname

   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
    请使用Ctrl+D进行收藏。
    确认
    请使用Ctrl+D进行收藏。
    确认
    是否确认删除?
    确定 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