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ìng
敬
shòu
授
rén
人
shí
时
亦作“敬授民时”。
⒈ 亦作“敬授民时”。
引《书·尧典》:“乃命羲和,钦若昊天,历象日月星辰,敬授人时”
。 蔡沉集传:“人时,谓耕穫之候”
。 《史记。五帝本纪》引作“敬授民时”。谓将历法付予百姓,使知时令变化,不误农时。后以“敬授人时”指颁布历书。 《艺文类聚》卷三九引南朝梁元帝《庆东耕启》:“伏惟陛下,敬授民时,造幄籍圃。”
《梁书·元帝纪》:“食乃民天,农为治本,垂之千载,貽诸百王,莫不敬授民时,躬耕帝籍。”
《元史·仁宗纪一》:“卿其敬授人时,益修臣职,毋替尔祖事大之诚,以副朕不忘柔远之意。”
亦省作“敬授”。 晋葛洪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茹柔嘉之旨脃,则忧敬授之失时。”
本指郑重其事的将历法交予百姓,使其掌握时令变化,不误农事。《书经.尧典》:「乃命羲和,钦若昊天,历象日月星辰,敬授人时。」后指皇帝向天下颁发历书,使天下遵行,不违农时,以求丰收。《元史.卷二四.仁宗本纪一》:「今遣礼部尚书乃马台等赍诏往谕,仍颁皇庆元年历日一本。卿其敬授人时,益修臣职,毋替尔祖事大之诚,以副朕不忘柔远之意。」也作「敬授民时」。
【解释】亦作“敬授民时”。《书·尧典》:“乃命羲和,钦若昊天,历象日月星辰,敬授人时”。蔡沉集传:“人时,谓耕获之候”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引作“敬授民时”。谓将历法付予百姓,使知时令变化,不误农时。后以“敬授人时”指颁布历书。
【出处】《书·尧典》:“乃命羲和,钦若昊天,历象日月星辰,敬授人时”。蔡沉集传:“人时,谓耕获之候”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引作“敬授民时”。
【示例】卿其敬授人时,益修臣职,毋替尔祖事大之诚,以副朕不忘柔远之意。《元史·仁宗纪一》
【近义词】敬授民时
【语法】敬授人时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敬
⒈ 尊重,有礼貌地对待:尊敬。致敬。敬重(
)。敬爱。敬仰。恭敬。敬辞。敬慕。敬献。⒉ 表示敬意的礼物:喜敬。寿敬。
⒊ 有礼貌地送上去:敬酒。敬香。
⒋ 谨慎,不怠慢:慎始敬终(自始自终都谨慎不懈)。
⒌ 姓。
respect、respectfully
会意
respect, honor; respectfully
授
⒈ 给,与:授予。授权。授命。授奖。授旗。授衔。授意。
⒉ 教,传给:授业。
award、confer、give、instruct、teach
受
形声:从扌、受声
give to, transmit; confer
人
⒈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、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:人类。
⒉ 别人,他人:“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。待人热诚。
⒊ 人的品质、性情、名誉:丢人,文如其人。
human、man、people、person、human being、fellow、individual、soul
己、我
象形:像侧面站立的人形
man; people; mankind; someone else
时(時)
⒈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:时间。时不我与。
⒉ 较长的时间:时代。古时。
⒊ 泛指一段时间:时光。时令。时分。
⒋ 现在的,当前的:当时。时下。时务。时宜。
⒌ 常常:时常。学而时习之。
⒍ 一年中的一季:时序。四时如春。
⒎ 旧时的记时单位,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“时辰”,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“子时”,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“午时”。
⒏ 现在的记时单位,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:时钟。时差(
)。⒐ 某一时刻:按时上班。
⒑ 不定时,有时候:时而。时阴时晴。
⒒ 机会:时机。待时而动。
⒓ 姓。
days、hour、occasionally、opportunity、seanson、time
time, season; era, age, perio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