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捆扎湿物。形容旧时官吏驭下苛酷急切。
引《汉书·酷吏传·宁成》:“好气,为少吏,必陵其长吏;为人上,操下急如束溼。”
颜师古注:“束溼,言其急之甚也。湮物则易束。”
唐颜真卿《朝议大夫徐府君神道碑》:“公正色谓之曰:‘僕从祖父司刑卿, 天授中,详理寃狱,振雪者七十餘家;今子孙犹困於襄陵,岂忍以束湿之事以自便也。’”
宋苏轼《刚说》:“方新法之初,监司皆新进少年,驭吏如束溼,不復以礼遇士大夫。”
明宋濂《薛府君墓志铭》:“项氏性恪严,驭府君如束湿,髮虽颁白,不能免谴訶。”
⒉ 谓严饬。
引明李介《天香阁随笔》卷一:“杨公日飞檄,束溼诸将,以为距贼不宜太远。”
⒊ 形容生活的蹙迫困厄。
引清郑燮《赠潘桐冈》诗:“天公曲意来缚縶,困倒扬州如束湿。”
⒋ 指蹙迫困厄之境。
引清王夫之《诗广传·大雅四六》:“有周之弓,天下之至调者也, 厉王蹶而张之,筋蹙漆解,不絶者无几, 宣王起,以柔道承之,庶几释天下於束溼乎!”
束
⒈ 捆住,系:束缚。束装(整理行装)。束发(
)。束之高阁。束手无策。⒉ 量词,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:束修(十条干肉,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,后指给老师的报酬)。
⒊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:光束。电子束。
⒋ 控制,限制:束身。无拘无束。
⒌ 事情的结末:收束。结束。
⒍ 姓。
bind、bundle、colligate、faggot、fagot、reatrain、sheaf
会意:从口、从木像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
bind, control, restrain; bale
湿(濕)
⒈ 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,与“干”相对:湿度。潮湿。湿润。湿热。湿漉漉。
⒉ 中医学名词:湿气。湿邪。湿泻。
damp、wet、humid
干
形声:从氵、显声
wet, moist, humid, damp; illne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