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虚饰之辞。 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虞卿闻之,入见王,王以楼缓言告之。
引虞卿曰:‘此饰説也。’”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谐讔》:“及优旃之讽漆城, 优孟之諫葬马,并譎辞饰説,抑止昏暴。”
清俞樾《茶香室三钞·佛肉眼见四十里》:“俗僧饰説,大非经旨。余故録其説而辨之。”
⒉ 虚饰其辞,托辞掩饰。
引《汉书·夏侯胜传》:“胜从父子建字长卿,自师事胜及欧阳高,左右采获,又从《五经》诸儒问与《尚书》相出入者,牵引以次章句,具文饰説。”
《旧唐书·郭子仪传》:“岂唯天道助顺,抑亦地形使然,此陛下所知,非臣饰説。”
宋苏舜钦《答马永书》:“巧辨饰説,言悲貌蹙,或舍其所脩,而小人是从。”
饰(飾)
⒈ 装点得好看:装饰。修饰。
⒉ 装饰用的东西:首饰。银饰。
⒊ 装扮,扮演角色:饰演。
⒋ 假托,遮掩:饰辞。粉饰。掩饰。文过饰非。
act the role of、adorn、decorations
形声
decorate, ornament, adorn
说(説)
⒈ 用话来表达意思:说话。说明。演说。解说。
⒉ 介绍:说合(a.从中介绍;b.商议;c.说和。“合”均读轻声)。说媒。
⒊ 言论,主张:学说。著书立说。
⒋ 责备:数说。
⒌ 文体的一种,如韩愈的《师说》。
说(説)
⒈ 用话劝说别人,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:游说。
说(説)
⒈ 古同“悦”。
say、speak、talk、tell、explain、persuade、theory
道、讲、谈、叙
形声:从讠、兑声
speak, say, talk; scold, upbrai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