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山名。在河南省登封县北,为五岳之中岳。古称外方、太室,又名崇高、嵩高。其峰有三:东为太室山,中为峻极山,西为少室山。
引唐宋之问《下山歌》:“下嵩山兮多所思,携佳人兮步迟迟。”
唐白居易《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》诗:“嵩山表里千重雪, 洛水高低两颗珠。”
山名。中国五岳中的中岳。位于河南省登封县,为秦岭余脉。长约六十公里,由太室、少室等山组成。名胜包括中岳庙、观星台、嵩阳书院、少林寺等。
嵩
⒈ 〔嵩山〕山名,在中国河南省。
⒉ 高:嵩峦(高耸的峰峦)。嵩呼(亦称“山呼”)。
fleabane、lofty
原为形声:从山、松声
high, lofty; one of the 5 peaks, situated in Hunan
山
⒈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峦。山川。山路。山头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来风满楼(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)。
⒉ 形状像山的:山墙(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。亦称“房山”)。
⒊ 形容大声:山响。山呼万岁。
⒋ 姓。
hill、mountain、jebel
象形:像山峰绵延之形
mountain, hill, pea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