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蓑笠蓑笠的意思_解释_造句

suō

蓑笠

拼音 suō lì 注音 ㄙㄨㄛ ㄌ一ˋ
拼音 suō lì 注音 ㄙㄨㄛ ㄌ一ˋ
结构 (上下结构) (上下结构)
蓑笠的意思
词语解释:
蓑衣与箬帽。
引证解释:

⒈ 蓑衣与笠帽。

《仪礼·既夕礼》:“道车载朝服,稾车载蓑笠。”
郑玄注:“蓑笠,备雨服。”
《后汉书·蔡邕传下》:“故当其有事也,则蓑笠并载。”
清唐甄《潜书·明鉴》:“茅舍无恙,然后寳位可居;蓑笠无失,然后衮冕可服。”

国语词典:

蓑衣与箬帽。

网络解释:

蓑笠

  • 蓑笠,汉语词汇,指用草或麻编织成的斗篷以及帽子。
  • 字义分解
    读音:suō

    基本字义

    suō(ㄙㄨㄛ)

    ⒈  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:蓑衣。蓑笠。

    ⒉  用草覆盖。

    异体字

    • ?
    • ?
    • ?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艹、衰声

    English

    rain coat made of straw, coir, etc.

    读音:lì

    基本字义

    lì(ㄌ一ˋ)

    ⒈  用竹篾或棕皮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:斗(dǒu )笠。竹笠。草笠。

    ⒉  竹篾编成的笠形覆盖物:笠盖。笠覆。

    异体字

    • 笠

    汉英互译

    a large bamboo hat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竹、立声

    English

    bamboo hat; bamboo covering

   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
    请使用Ctrl+D进行收藏。
    确认
    请使用Ctrl+D进行收藏。
    确认
    是否确认删除?
    确定 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