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抵搪抵搪的意思_解释_造句

táng

抵搪

拼音 dǐ táng 注音 ㄉ一ˇ ㄊㄤˊ
拼音 dǐ táng 注音 ㄉ一ˇ ㄊㄤˊ
结构 (左右结构) (左右结构)
抵搪的意思
词语解释:
1.抵当,抵充。 2.抵挡。
引证解释:

⒈ 抵当,抵充。

《元典章新集·户部·禄廪》:“及里正宋翊侵食旧管稻穀,旋将今岁新收物抵搪。”

⒉ 抵挡。

清洪昇《长生殿·哭像》:“我当时若肯将身去抵搪,未必他直犯君王。”

网络解释:

抵搪

  • 抵搪是汉语词语,解释为抵当,抵充。
  • 字义分解
    读音:dǐ

    基本字义

    dǐ(ㄉ一ˇ)

    ⒈  挡,拒,用力对撑着:抵挡。抵制。抵抗。抵赖。

    ⒉  顶撞,冲突,矛盾:抵触。

    ⒊  代替,相当,顶替:抵押。抵偿。抵充。抵还(huán )。

    ⒋  到达:抵京。抵临。

    异体字

    • ?
    • ?
    • ?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e equal to、mortgage、prop、resist、support、sustain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扌、氐声

    English

    resist, oppose; deny; off-set

    读音:táng

    基本字义

    táng(ㄊㄤˊ)

    ⒈  挡,抵拒:搪风。搪寒。搪饥。

    ⒉  支吾,敷衍:搪塞()。

    ⒊  均匀地涂上泥或涂料:搪瓷。搪炉子。

    ⒋  同“镗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evade、keep out、spread over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扌、唐声

    English

    ward off, evade; parry; block

   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
    请使用Ctrl+D进行收藏。
    确认
    请使用Ctrl+D进行收藏。
    确认
    是否确认删除?
    确定 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