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居
1. 同住一处。
2. 指夫妻一起生活。
3. 常指未经履行法定结婚仪式而共同生活。
⒈ 同住一处或共同居住。
引《易·睽》:“二女同居,其志不同行。”
《南史·孝义传上·陈玄子》:“义兴陈玄子四世同居,一百七口。”
唐李白《长干行》之一:“同居长干里,两小无嫌猜。”
阿英《灰色之家》八:“﹝政治犯﹞每调动到另一个房间里,就拚命的向同居的人宣传。”
⒉ 指同住的人。
引《宋史·真宗纪三》:“有司请违法贩茶者许同居首告,帝谓以利败俗非国体,不许。”
⒊ 犹共处。
引《吕氏春秋·应同》:“勤者同居则薄矣。”
高诱注:“同居於世。”
唐张籍《征妇怨》诗:“妇人依倚子与夫,同居贫贱心亦舒。”
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声容·修容》:“至於非但不相类,不相似,而且相反之物,则断断勿使同居,同居必为难矣。”
⒋ 指夫妻共同生活。
引《警世通言·范鳅儿双镜重圆》:“吕公将回文打发女壻起身,即令女儿相随,到广州任所同居。”
茅盾《烟云》十四:“他和夫人的同居生活虽非古圣贤那么文雅,可绝不象‘姓朱的’信上描绘得那么不堪。”
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三幕:“我们幼年结婚,意见不合,实难继续同居。”
⒌ 指男女未经结婚而共同生活。
引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二十:“﹝他们俩﹞男的是个小军阀,女的是暂时与他同居的妓女。”
巴金《寒夜》四:“他们中间只有同居关系,他们不曾正式结过婚。”
欧阳山《柳暗花明》八一:“陶华跟何娇两人……租了天官里一家人家的后院子,同居起来了。”
⒍ 古代指未分家之亲属。
引《汉书·惠帝纪》:“今吏六百石以上父母妻子与同居……家唯给军赋,他无所与。”
颜师古注:“同居,谓父母妻子之外若兄弟及兄弟之子等,见与同居业者,若今言同籍及同财也。”
居住一处,共同生活在一起。
如:「虽然社会风气已很开放,但男女同居不婚,仍不为社会所接纳!」
同
⒈ 一样,没有差异;相同。同一(a.一致,统一;b.共同的一个或一种)。同侪(同辈)。同庚(同岁)。同年。同胞。同人(a.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;b.同行业的人)。同仁(同人)。同仇敌忾。同工异曲。同室操戈。情同手足。
⒉ 共,在一起(从事):共同。同学。同步。殊途同归。同舟共济。
⒊ 和,跟:同流合污。
⒋ 姓。
同
⒈ 〔胡同〕见“胡”。
alike、be the same as、in common、same、together
异
会意:从冂一、从口
same, similar; together with
居
⒈ 住:居住。居民。同居。隐居。居处(
)(a.住所;b.指生活处境)。⒉ 居住的地方:新居。故居。迁居。蜗居(喻窄小的住所)。
⒊ 当,占,处于:居首。居中。居高临下。二者必居其一。
⒋ 安着,怀着:居心(怀着某种念头,有贬义)。
⒌ 积蓄,储存:奇货可居(a.指商人把珍稀的货物储存起来,等待时机高价出售;b.喻挟持某种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谋求功名利禄)。
⒍ 停留:居守。
⒎ 平时:平居。
⒏ 姓。
assert、house、occupy、reside
象形:像人曲胫蹲踞形
live, dwell, reside, si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