统一全国。
比喻为某种势力或某些人所把持的局面。
⒈ 统一全国。
引《尚书大传》卷四:“当其效功也,于卜洛邑,营成周,改正朔,立宗庙,序祭祀,易牺牲,制礼乐,一统天下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一回:“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,一统天下。”
⒉ 比喻为某种势力或某些人所把持的局面。
引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九五回:“他就是条活龙,也不过是一个,咱是一统天下的,别説合他恶照,就是轮替着斗他生气,也管教气杀他。”
鲁迅《<准风月谈>前记》:“自然,车夫做的文章可以说是不通,是胡说,但这不通或胡说,就打破了遗少们的一统天下。”
统一全国。
【解释】原指统一的国家。现常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关单位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;也可泛指少数人霸占的某一领域。
【出处】《公羊传 成公十五年》:“王者欲一乎天下。”又,《隐公元年》:“何言乎王正月,大一统也。”
【示例】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,一统天下。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回
【近义词】独立王国、金瓯无缺
【反义词】四分五裂、一盘散沙、半壁江山、豆剖瓜分、铜驼荆棘、残山剩水
【语法】一统天下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一
⒈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
⒉ 纯;专:专一。一心一意。
⒊ 全;满:一生。一地水。
⒋ 相同:一样。颜色不一。
⒌ 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织。
⒍ 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:算一算。试一试。
⒎ 乃;竞:一至于此。
⒏ 部分联成整体:统一。整齐划一。
⒐ 或者:一胜一负。
⒑ 初次:一见如故。
⒒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
a、an、each、one、per、same、single、whole、wholehearted
指事
one; a, an; alone
统(統)
⒈ 总括,总起来:统一。统率(
)。统帅。统摄(统辖)。统考。统筹。统战。统共。统购统销。⒉ 事物的连续关系:系统。血统。传(
)统。体统。all、gather into one、interconnected system、together、tube-shaped part
形声:从纟、充声
govern, command, control; unite
天
⒈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:天空。天际。天罡(北斗星)。天渊(上天和深渊,喻差别大)。天马行空(喻气势豪放,不受拘束)。
⒉ 在上面:天头(书页上面的空白)。
⒊ 气候:天气。天冷。
⒋ 季节,时节:冬天。
⒌ 日,一昼夜,或专指昼间:今天。
⒍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:天上。天宫。
⒎ 自然界:天堑。天时。天籁(自然界的声音,如风声、鸟声、流水声)。
⒏ 〔天干(
)〕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,有“天干”和“地支”两类,天干共十字: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,亦称“十干”。⒐ 自然的、生成的:天然。天性。天职(应尽的职责)。天才(a.卓绝的创造力、想象力,突出的聪明智慧;b.有这种才能的人)。天伦之乐。
day、God、Heaven、nature、sky、weather
地
指事
sky, heaven; god, celestial
下
⒈ 位置在低处的,与“上”相对:下层。下款。
⒉ 等级低的:下级。下品。下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下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,常与“阳春白雪”对举)。
⒊ 方面,方位:两下都同意。
⒋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:下卷。下次。下限。
⒌ 由高处往低处,降落:下山。下车。下马。下达。
⒍ 使降落:下半旗。下棋。
⒎ 进入:下海。
⒏ 投送:下书。
⒐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:下班。下课。
⒑ 谦辞:在下。下官。
⒒ 颁布:下令。
⒓ 攻克:攻下。
⒔ 卸掉:下货。把他的枪下了。
⒕ 用,投入精力:下工夫。
⒖ 退让:争执不下。
⒗ 做出判断:下结论。
⒘ 量词,指动作次数:打三下。
⒙ 用在名词后边(①表示在里面,如“心下”、“言下”;②表示当某个时节,如“节下”、“年下”)。
⒚ 用在动词后边(①表示关系,如“教导下”、“培养下”;②表示完成或结果,如“打下基础”;③与“来”、“去”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,如“走下去”、“停下来”)。
⒛ 少于:不下二百人。
动物生产:鸡下蛋。
below、descend、down、give birth to、give in、go to、leave off、lower、next、take
上、高、停
指事
under, underneath, below; down; inferior; bring dow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