缠头
(1) 指古代艺人把锦帛缠在头上作装饰
(2) 演毕,客人赠艺人的锦帛;后作为送给艺人礼物的通称
(3) 回族人以白布包头
⒈ 古代歌舞艺人表演完毕,客以罗锦为赠,称“缠头”。
引唐杜甫《即事》诗:“笑时花近眼,舞罢锦缠头。”
《太平御览》卷八一五引《唐书》:“旧俗,赏歌舞人,以锦綵置之头上,谓之‘缠头’。”
⒉ 后来又作为赠送妓女财物的通称。
引宋陆游《梅花绝句》:“濯锦江边忆旧游,缠头百万醉青楼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二:“当日取出十两银子送与王赛儿,做昨日缠头之费。”
郁达夫《日本竹枝词》之九:“公子缠头随手掷,买花原为卖花人。”
⒊ 我国回族和维吾尔族,有一部分人习以白布缠头, 清代官书或文籍中常称为缠头、缠头回或缠回。
引《林则徐日记·道光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》:“城内及附近回民约万餘户,男戴印花小帽,女穿红衣,土人呼为缠头。”
范长江《中国的西北角》第四篇九:“新疆大部的人口是东土耳其人,大致即中国历史上所谓突厥。他们喜以布包头,故汉人呼之曰缠头,又因他们多半奉回教,故又叫做缠回。”
董必武《我国抗战二年来的民众运动》:“西北的缠回,西南的苗夷,都认识日寇的凶残狡猾,都激起同仇敌忾的热忱。”
⒋ 缠扰不休的人。
引元李寿卿《度柳翠》第二折:“我这个度人的好是缠头。”
古时舞者用彩锦缠头,当宾客宴集,赏舞完毕,常赠罗锦给舞者为彩,称为「缠头」。对于青楼歌妓,宾客也往往赐锦,或以财物代替。后把送给歌伎或妓女之财物称为「缠头」。
缠(纏)
⒈ 绕,围绕:缠绕。缠绑。缠缚。
⒉ 搅扰;牵绊:缠绵。缠磨(
)。缠搅。纠缠。琐事缠身。⒊ 应付:这个人真难缠。
tangle、twine
形声:从纟、廛声
wrap, wind around; tie, bind
头(頭)
⒈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:头骨。头脑。头脸(①头和脸;②指面貌;③指面子,体面)。头角(
)(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)。⒉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:留头。剃头。
⒊ 物体的顶端:山头。笔头。两头尖。
⒋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:从头儿说起。头绪。
⒌ 物体的残余部分:布头儿。
⒍ 以前,在前面的:头三天。
⒎ 次序在前,第一:头等。头生。
⒏ 首领:头子。头目。
⒐ 方面:他们是一头的。
⒑ 临,接近:头睡觉先洗脸。
⒒ 量词,多指牲畜:一头牛。
⒓ 表示约计、不定数量的词:三头五百。
⒔ (tou)名词后缀(①接于名词词根,如“木头”。②接于动词词根,如“念头”。③接于形容词词根,如“甜头儿”)。
⒕ (tou)方位词后缀(如“上头”。“里头”。“后头”。)
caput、cobbra、conk、garret、head、knowledge-box、nob、noddle、offal、sconce、twopenny
尾、脚
原为形声:从页、豆声
head; top; chief, first; bo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