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ù
驻
jié
节
驻节
(1) 旧指高级官员驻在外地执行公务
⒈ 旧指身居要职的官员于外执行使命,在当地住下。节,符节。
引宋曾巩《送陈世修》诗:“归路赏心应驻节,客亭离思暂开樽。”
明杨一清《将至宁夏》诗:“奉詔西征驻节时,元戎奏凯已先期。”
清戴名世《<课业初编>序》:“黄巖在宋时,为朱子驻节之地,一时学者翕然从之,名儒前后相望。”
陈毅《哭叶军长希夷同志》诗:“迨后独建军,驻节珠江湄。”
大官停留在外,或使节驻留于外。
驻(駐)
⒈ 停留在一个地方:驻足。驻颜(让颜貌停留,不使衰老)。
⒉ 部队或外勤工作人员住在执行职务的地方;部门、单位派出的机构在某地:驻扎。驻守。驻防。驻外使节。
be stationed、halt、stay
形声:从马、主声
to be stationed at, reside at; to stop
节(節)
⒈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:竹节。节外生枝。
⒉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:关节。两节车厢。
⒊ 段落,事项:节节(一段一段地,逐步)。节目。
⒋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,每段开始的名称:节气。节令。
⒌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:节日。
⒍ 礼度:礼节。
⒎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:节奏。节拍。节律。
⒏ 操守:节操。晚节。变节。高风亮节(高尚的品德和节操)。
⒐ 省减,限制:节省。节制。开源节流。
⒑ 略去,简略:节选。节录。
⒒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:符节。使节。
⒓ 姓。
节(節)
⒈ 〔节骨眼儿〕喻关键的,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(“骨”读轻声)。
burl、gnarl、knar、knurl、kts、node、nodosity、nodus、period、section、stanza
形声
knot, node, joint; sec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