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瑟时胶住瑟上的弦柱,就不能调节音的高低。比喻固执拘泥,不知变通。语出《史记•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王以名使括,若胶柱而鼓瑟耳。
⒈ 同“胶柱鼓瑟”。
引《文子·道德》:“执一世之法籍,以非传代之俗,譬犹胶柱调瑟。”
汉桓宽《盐铁论·相剌》:“坚据古文,以应当世,犹辰参之错,胶柱而调瑟,固而难合矣。”
唐刘知几《史通·断限》:“举一反三,岂其若是,胶柱调瑟,不亦谬歟?”
将瑟上的弦柱黏住,鼓瑟时即不能调节音调的高低。比喻顽固而不知变通。参见「胶柱鼓瑟」条。
【解释】瑟:古代一种弹拨乐器。用胶粘住瑟上用以调音的短木,不能再调整音的高低缓急。比喻拘泥死板,缺少变通。
【出处】《文子·五·道德》:“老子曰:‘执一世之法籍,以非传代之俗,譬犹胶柱调瑟。’”
【示例】唐·刘知畿《史通·断限》:“举一反三,岂其若是,胶柱调瑟,不亦谬欤?”
【近义词】胶柱鼓瑟
【语法】胶柱调瑟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死板。
胶(膠)
⒈ 黏性物质,有用动物的皮或角等熬成的,亦有植物分泌的和人工合成的:胶质。胶原。鳔胶。乳胶。万能胶。如胶似漆。胶合板。
⒉ 用橡胶树的分泌物制成的有弹性的物质:橡胶。胶鞋。胶皮。胶布。
⒊ 有黏性像胶的:胶泥。胶水。
⒋ 粘着,粘合:胶合。胶着(
)。胶柱鼓瑟。glue、mucus、pastern
glue, gum, resin, rubber; sound; shin bone
柱
⒈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:柱子。柱石。顶梁柱。
⒉ 形状像柱子的东西,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:水柱。柱臣(对国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)。
columniation、mast、pole、post
形声:从木、主声
pillar, post; support; lean on
调(調)
⒈ 搭配均匀,配合适当:调和。调谐。风调雨顺。饮食失调。
⒉ 使搭配均匀,使协调:调配。调味。
⒊ 调停使和解(调解双方关系):调停。调处。
⒋ 调剂:以临万货,以调盈虚。
⒌ 调理使康复:调养。调摄。
⒍ 调教;训练:有膂力,善调鹰隼。
⒎ 挑逗;戏弄:调笑。调情。调戏。酒后相调。
调(調)
⒈ 乐曲;乐谱:曲调。采菱调。
⒉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:C大调。五声调式。
⒊ 语音上的声调:调号。调类。
⒋ 说话的腔调:南腔北调。
⒌ 口气;论调:一副教训人的调。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。
⒍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、才情、气质:情调。格调。
⒎ 选调;提拨:从基层调选干部。
⒏ 调动:岗位调整。
⒐ 征集;征调:调有余补不足。
⒑ 调查:调研。内查外调。
⒒ 提取、调取(文件、档案等):调档。
⒓ 调换:调座位。
调(調)
⒈ 朝,早晨:《广韵·平尤》:“调,朝也。”
melody、mix、move、suit well
形声:从讠、周声
transfer, move, change; tune
瑟
⒈ 弦乐器,似琴。长近三米,古有五十根弦,后为二十五根或十六根弦,平放演奏:鼓瑟。
⒉ 矜持端庄的样子。
⒊ 〔瑟瑟〕a.形容轻微的声音;b.形容颤抖。
⒋ 洁净鲜明的样子。
象形
large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; dignified, massive; sound of wi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