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《资治通鉴·唐昭宗天祐三年》:“全忠留魏半岁, 罗绍威供亿,所杀牛羊豕近七十万,资粮称是,所赂遗又近百万;比去,蓄积为之一空。 绍威虽去其逼,而魏兵自是衰弱。
引绍威悔之,谓人曰:‘合六洲四十三县铁,不能为此错也!’”
胡三省注:“错,鑢也,铸为之;又释错为误。 罗以杀牙兵之误,取铸错为喻。”
后指造成重大的而又无可挽回的错误。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五章:“倘若我晚回一步,岂不铸成大错!”
亦省作“铸错”。 宋方岳《旧传有客谒一士夫题其刺》诗:“铸错空糜六州铁,补鞋不似两钱锥。”
明张煌言《岛居》诗之三:“计疎凭铸错,道废漫书空。”
清陈炽《税则》:“太阿倒持,授人以柄,九州之铁,铸错竟成,非惟中国所未闻,抑亦西人所不及料也。”
唐朝罗绍威任节度使时,请朱全忠为其消灭骄横的牙军。事成,朱全忠仍不撤离,并向罗绍威要求给养,致使其府库一空、兵力衰竭。罗绍威后悔莫及,乃感慨道:「合六州四十三县铁,不能为此错也。」错,锉刀,双关语指错误。典出《资治通鉴.卷二六五.唐纪八十一.昭宣帝天祐三年》。后用以比喻造成重大而无法挽回的错误。
如:「为偿赌债,他竟做出绑票勒索的勾当,铸成大错!」
【解释】铸造一把大锉刀。借指造成大错误。错:错刀;古代币名。
【出处】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唐昭宗天佑三年》:“合六州四十三县铁,不能为此错也。”
【示例】倘若我晚回一步,岂不铸成大错!(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五章)
【近义词】阴差阳错
【反义词】痛改前非
【语法】铸成大错动宾式;作谓语;含贬义。
铸(鑄)
⒈ 把金属熔化后倒在模子里制成器物:铸铁。铸造。铸件。熔铸。铸币。
casting、founding
形声:从钅、寿声
melt, cast; coin, mint
成
⒈ 做好,做完:成功。完成。成就。成事。成交。成立。成婚。成仁(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)。成人之美。玉成其事。
⒉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:成形。成性。成人。自学成才。蔚然成风。
⒊ 变为:长成。变成。
⒋ 可以,能行:成,就这么办。
⒌ 称赞人能力强:他办事麻利,真成。
⒍ 够,达到一定数量:成年累(
)月。⒎ 已定的,定形的:成规。成俗。成见。成例。成竹在胸。
⒏ 十分之一:增产三成。
⒐ 平定,讲和:“会于稷,以成宋乱”。
⒑ 姓。
become、fully grown、succeed
败
会意
completed, finished, fixed
大
⒈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⒉ 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
⒊ 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
⒋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
⒌ 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
⒍ 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
⒎ 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
⒏ 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⒐ 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
大
⒈ 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
⒉ 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
大
⒈ 古通“太”。
⒉ 古通“泰”。
big、great、bigness、greatness
小
象形
错(錯)
⒈ 不正确,与实际不符:差错。过错。错讹。错谬。错觉。错怪。不错。错爱。将错就错。
⒉ 交叉着:交错。错乱。错杂。错综(纵横交叉)。错动。错落(交错纷杂)。盘根错节。
⒊ 叉开:错开。错车。错过机会。
⒋ 用来打磨玉石的石头:它山之石,可以为错。
⒌ 打磨玉石:攻错。
⒍ 镀金、银,涂饰:错金。错银。错彩镂金。
alternate、complex、fault、wrong
对
形声:从钅、昔声
error, blunder, mistake; wro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