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ěi
萎
kū
枯
⒈ 犹干枯。
引汉东方朔《七谏·乱》:“橘柚萎枯兮,苦李旖旎。”唐韩愈《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铭》:“萎枯以膏,燠暍以醒,坦之敞之,必絶其径。”宋陈亮《上孝宗皇帝第一书》:“如元气偏注一肢,其他肢体,往往萎枯而不自觉矣,则其所谓一肢者,又何恃而能久存哉!”叶君健《火花》二三:“不知哪里来的一股勇气,从他们那几乎萎枯了的心里升了上来,扩散到他们全身。”
萎wěi(ㄨㄟˇ)
⒈ 干枯衰落:萎谢。萎蔫。萎顿(亦作“委顿”)。萎靡。萎缩。枯萎。
decline、fade、wither
形声:从艹、委声
wither, wilt
枯kū(ㄎㄨ)
⒈ 失去水分,水全没有了:干枯。枯萎。枯槁。枯荣。枯鱼衔索(串在绳索上的干鱼,形容存日不多)。
⒉ 没趣味,无生趣:枯燥。枯肠(喻枯涩贫乏的思路)。
dried up、dull、interesting、withered
荣
形声:从木、古声
dried out, withered, decay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