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谓上下文义互相阐发,互相补足。
引《礼记·中庸》“吾説夏礼, 杞不足徵也;吾学殷礼,有宋存焉” 唐孔颖达疏:“《论语》云:‘ 宋不足徵也’,此云:‘ 杞不足徵’,即宋亦不足徵。此云:‘有宋存焉’,则杞亦存焉,互文见义。”
《南史·儒林传·司马筠》:“经传互文,交相显发。”
《唐诗别裁集·王昌龄<从军行>之三》“秦时明月汉时关” 清沉德潜注:“备胡筑城,起於秦汉。明月属秦,关属汉,互文也。”
⒉ 指错综使用同义词以避免字面重复的修辞手法。
引唐刘知几《史通·题目》:“子长《史记》别创八《书》, 孟坚既以汉为书,不可更标《书》号,改《书》为《志》,义在互文。”
清俞樾《古书疑义举例·错综成文例》:“《思齐篇》:‘古之人无斁,誉髦斯士。’……无斁,谓不见厌恶也;‘誉’与‘豫’通,《尔雅》曰:‘豫,乐也、安也。’言其俊士无不安乐也。‘豫’与‘无斁’互文见义,无厌恶则安乐可知,安乐则无厌恶可知。”
⒊ 指互有歧义的条文。
引唐吴兢《贞观政要·论赦令》:“国家法令……宜令审细,毋使互文。”
唐白居易《论姚文秀打杀妻状》:“其律纵有互文,在理终须果断。”
文
⒈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:灿若文锦。
⒉ 刺画花纹:文身。
⒊ 记录语言的符号:文字。文盲。以文害辞。
⒋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:文凭。文艺。文体。文典。文苑。文献(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)。文采(a.文辞、文艺方面的才华;b.错杂艳丽的色彩)。
⒌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:文化。文物。
⒍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文。水文。
⒎ 旧时指礼节仪式:虚文。繁文缛节(过多的礼节仪式)。
⒏ 文华辞采,与“质”、“情”相对:文质彬彬。
⒐ 温和:文火。文静。文雅。
⒑ 指非军事的:文职。文治武功(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)。
⒒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:文言。文白间杂。
⒓ 专指社会科学:文科。
⒔ 掩饰:文过饰非。
⒕ 量词,指旧时小铜钱:一文不名。
⒖ 姓。
character、civil、gentle、language、paint over、writing
白、武
象形
literature, culture, writ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