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倒文倒文的意思_解释_造句

dǎo

wén

倒文

拼音 dǎo wén 注音 ㄉㄠˇ ㄨㄣˊ
拼音 dǎo wén 注音 ㄉㄠˇ ㄨㄣˊ
结构 (左右结构) (单一结构)
倒文的意思
词语解释:
指古代诗文中为求协韵或句法变化而倒置文字的现象。
因抄刊古书而误倒的文字。如《淮南子.原道训》:'游微雾,骛恍忽。'王念孙说:'怳忽'应是'忽怳'。
引证解释:

⒈ 指古代诗文中为求协韵或句法变化而倒置文字的现象。

宋孙奕《履斋示儿编·总说·倒文》:“六经或倒其文,如《易》之‘西南得朋’、‘吉凶者失得之象’,类皆有之,唯《诗》为多,如‘中林’、‘中谷’、‘家室’、‘裳衣’、‘衡从’……不一而尽。”
清俞樾《古书疑义举例·倒文协韵例》:“古书多韵语,故倒文协韵者甚多。”
姚维锐《古书疑义举例增补·补倒文成句例》:“昭十三年《左传》:‘我之不共, 鲁故之以。’ 杜注云:‘不共晋贡,以鲁故也。’ 愚按:‘ 鲁故之以’,犹言‘因鲁之故’,倒文成句也。”

⒉ 应是“忽怳”。应是“忽怳”。

因抄刊古书而误倒的文字。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游微雾,騖怳忽。”
王念孙说:“怳忽”

国语词典:

校勘学上指抄刊古书时误写颠倒的字词。

网络解释:

倒文

  • 指古书文句在传抄、刻印中颠倒误置的字。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游微雾,鹜恍惚。”“恍惚”应与下句押韵为“惚恍”。
  • 古语中倒文的事例
  • 《左传·昭公十九年》引谚语“室于怒,市于色”,按通常顺序是“怒于室,色于市”(在家里发了脾气,到外面还一脸怒气)。
  • 《闵公元年》:“不如逃之,无使罪至,为吴大伯,不亦可乎?犹有令名,与其及也。”按通常顺序应是:“与其及也,不如逃之,无使罪至。为吴大伯,犹有令名,不亦可乎?”(与其遭殃,不如逃走,不让罪名临头。出走后做个吴国太伯那样的人,还有美名,难道不好吗?)
  • 宋庠《重展西湖二首(其一)》首句“绿鸭东陂已可怜,更因云窦注西田”中,“绿鸭”应为“鸭绿”的倒文。
  • 字义分解
    读音:dǎo

    基本字义

    dǎo(ㄉㄠˇ)

    ⒈  竖立的东西躺下来:摔倒。墙倒了。倒塌。倒台。打倒。卧倒。

    ⒉  对调,转移,更换,改换:倒手。倒换。倒车。倒卖。倒仓。倒戈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dào(ㄉㄠˋ)

    ⒈  位置上下前后翻转:倒立。倒挂。倒影。倒置。

    ⒉  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:倒水。倒茶。

    ⒊  反过来,相反地:倒行逆施。反攻倒算。倒贴。

    ⒋  向后,往后退:倒退。倒车。

    ⒌  却:东西倒不坏,就是旧了点。

    异体字

    汉英互译

    close down、collapse、converse、fall、inverse、move backward、pour

    相关字词

    正、顺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亻、到声

    English

    fall over; lie down; take turns

    读音:wén

    基本字义

    wén(ㄨㄣˊ)

    ⒈  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:灿若文锦。

    ⒉  刺画花纹:文身。

    ⒊  记录语言的符号:文字。文盲。以文害辞。

    ⒋  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:文凭。文艺。文体。文典。文苑。文献(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)。文采(a.文辞、文艺方面的才华;b.错杂艳丽的色彩)。

    ⒌  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:文化。文物。

    ⒍  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文。水文。

    ⒎  旧时指礼节仪式:虚文。繁文缛节(过多的礼节仪式)。

    ⒏  文华辞采,与“质”、“情”相对:文质彬彬。

    ⒐  温和:文火。文静。文雅。

    ⒑  指非军事的:文职。文治武功(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)。

    ⒒  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:文言。文白间杂。

    ⒓  专指社会科学:文科。

    ⒔  掩饰:文过饰非。

    ⒕  量词,指旧时小铜钱:一文不名。

    ⒖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character、civil、gentle、language、paint over、writing

    相关字词

    白、武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

    English

    literature, culture, writing

   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
    请使用Ctrl+D进行收藏。
    确认
    请使用Ctrl+D进行收藏。
    确认
    是否确认删除?
    确定 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