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《三国志·魏志·胡质传》“威,咸熙中官至徐州刺史” 裴松之注引晋孙盛《晋阳秋》:“威字伯虎,少有志尚,厉操清白。 质之为荆州也, 威自京都省之……临辞, 质赐绢一疋,为道路粮。
引威跪曰:‘大人清白,不审於何得此绢?’ 质曰:‘是吾俸禄之餘,故以为汝粮耳。’”
后遂用“问绢”作为人清慎之典。亦以咏归觐省亲。 唐杜甫《送窦九归成都》诗:“读书云阁观,问绢锦官城。”
仇兆鳌注:“竇九恐是成都竇少尹之子,故用问绢事,时盖以省覲归成都耶。”
唐钱起《送李四擢第归觐省》诗:“独揽还珠美,寧唯问绢情。”
问(問)
⒈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:询问。问答。问题。问鼎(指图谋夺取政权)。问津。质问。过问。
⒉ 为表关切而询问:慰问。问候。问长问短。
⒊ 审讯,追究:审问。问案。唯你是问。
⒋ 管,干预:概不过问。
⒌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:我问他借几本书。
⒍ 姓。
ask、asking
答
形声:从口、门声
ask about, inquire a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