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刻鵠成鶩”。
⒉ 比喻仿效虽不逼真,但还相似。
引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效伯高不得,犹为谨勅之士,所谓刻鵠不成尚类鶩者也。效季良不得,陷为天下轻薄子,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。”
宋黄庭坚《与赵伯充书》:“学老杜诗,所谓刻鵠不成尚类鶩也。”
⒊ 比喻仿效失真,适得其反。
引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比兴》:“比类虽繁,以切至为贵,若刻鵠类鶩,则无所取焉。”
清卷盦《<蔽庐丛志>序》:“又或食古如鯁,刻鵠成鶩。”
虽然雕不成天鹅,尚类似野鸭。语本汉.马援〈诫兄子严敦书〉:「效伯高不得,犹为谨敕之士,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。」比喻仿效虽欠逼真,但仍近似。《幼学琼林.卷四.鸟兽类》:「刻鹄类鹜,为学初成。」亦用以比喻弄巧成拙、适得其反。南朝梁.刘勰《文心雕龙.比兴》:「故比类虽繁,以切至为贵,若刻鹄类鹜,则无所取焉。」
【解释】刻:刻画;鹄:天鹅;类:似,象;鹜:鸭子。画天鹅不成,仍有些象鸭子。比喻模仿的虽然不逼真,但还相似。
【出处】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马援传》:“效伯高不得,犹为谨敕之士,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。效季良不成,陷为天下轻薄子,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。”
【示例】周作人《杨柳》:“徒弟所作如何能好,刻鹄类鹜,必将不通而不可救矣。”
【近义词】画虎类犬、刻鹄类鹜
【语法】刻鹄类鹜连动式;作宾语、补语;比喻仿效失真,适得其反。
刻
⒈ 雕,用刀子挖:刻本(雕版印成的书本)。刻石。刻字。刻板。刻舟求剑。
⒉ 古代用漏壶记时,一昼夜共一百刻。今用钟表计时,一刻等于十五分钟:五点一刻。
⒊ 时间:此刻。即刻。顷刻(极短时间)。时刻。刻不容缓。
⒋ 形容程度极深:深刻。刻意。刻骨(感受深切入骨)。刻苦。
⒌ 不厚道:刻毒。刻薄。尖刻。苛刻。
⒍ 同“克”。
character、chisel
形声:从刂、亥声
carve, engrave; quarter hour
鹄(鵠)
⒈ 水鸟,形状像鹅,体较鹅大,鸣声宏亮,善飞,吃植物、昆虫等(亦称“天鹅”):鹄立。鹄望(殷切盼望)。鹄候。
swan
形声:从鸟、告声
target
类(類)
⒈ 很多相似事物的综合:种类。类群。类别。类书。分类。人类。
⒉ 相似,好像:类似。类同。
be similar to、genus、kind、species
形声
class, group, kind, categor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