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ēng
声
dōng
东
jī
击
xī
西
声东击西
(1) 一种策略思想。意为表面上声称攻打东边,实际上却攻打西边。军事上是迷惑敌人、出奇制胜的一种谋略
⒈ 表面上声言攻打东面,其实是攻打西面。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。
引语出《通典·兵六》:“声言击东,其实击西。”
宋张纲《乞修战船札子》:“况虏情难测,左实右伪,声东击西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十八回:“这雷横亦有心要救晁盖,以此争先要来打后门;却被朱仝説开了,只得去打他前门,故意这等大惊小怪,声东击西,要催逼晁盖走了。”
袁庙等《辛亥革命徵信录》:“是夜革党拟於十二句鐘,由汉口起事,声东击西,使武昌不暇筹备。”
毛泽东《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》第四章:“经常要采取巧妙的方法,去欺骗、引诱和迷惑敌人,例如声东击西,忽南忽北,即打即离,夜间行动等。”
⒉ 形容动作、说话、行文等变化莫测。
引清李渔《玉搔头·讲武》:“一任他声东击西,藏头露尾,俺自有应八面的雄捍蔽。”
孙犁《澹定集·读作品记》:“他的语言,采取了长段排比,上下骈偶,新旧词汇并用,有时寓庄于谐,有时寓谐于庄,声东击西,真假相伴,抑扬顿挫,变化无穷的手法。”
语本唐.杜佑《通典.卷一五三.兵六.声言击东,其实击西》:「声言击东,其实击西。」比喻虚张声势,使人产生错觉,实则集主力击于不备之处。
【解释】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;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;实际进攻西边。声:声张;击:打击。
【出处】唐 杜佑《通典 兵六》说:“声言击东,其实击西。”
【示例】蜀人或声东击西,指南攻北,吾兵必须分头守把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十一回)
【近义词】出其不意、出奇制胜
【反义词】无的放矢
【语法】声东击西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军事等。
声(聲)
⒈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:声音。声带。
⒉ 消息,音讯:声息。不通声气。
⒊ 说出来让人知道,扬言,宣称:声明。声辩(公开辩白)。声泪俱下。声嘶力竭。
⒋ 名誉:名声。
⒌ 音乐歌舞:声伎(女乐,古代的歌姬舞女)。声色。
make a sound、reputation、sound、tone、voice
形声:从耳、声殳声
sound, voice, noise; tone; music
东(東)
⒈ 方向,太阳出升的一边,与“西”相对:东方。东经(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)。东山再起(喻失势之后,重新恢复地位)。付诸东流。
⒉ 主人(古代主位在东,宾位在西):房东。股东。东道主(泛指请客的主人,亦称“东道”、“作东”)。
⒊ 姓。
east
西
象形
east, eastern, eastward
击(擊)
⒈ 敲打,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:击打。击鼓。击中(
)。击破。击毙。击水(a.拍打水面;b.指游泳)。旁敲侧击。⒉ 攻打:击败。击毁。打击。声东击西。
⒊ 碰,接触:撞击。目击。肩摩毂(
)击(亦作“摩肩击毂”)。attack、beat、bump into、hit、strike out、thrash
打
象形
strike, hit, beat; attack, fight
西
⒈ 方向,太阳落下的一边,与“东”相对:西面。西晒。西域。西方。西席(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。古代主位在东,宾位在西。亦称“西宾”)。西宫(借指妃嫔)。
⒉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(多指欧美各国):西学。西画。西餐。西医。
⒊ 姓。
west、Western
中、东
象形
west(ern); westward, occid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