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谓治民之道,以德为先。
引《管子·小问》:“桓公曰:‘善哉!牧民何先?’ 管子对曰:‘有时先事,有时先政,有时先德,有时先恕。’”
⒉ 祖先的德行。
引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:“嗣立不忘先德,君之道也。”
《文选·任昉<百辟劝进今上笺>》:“况世哲继轨,先德在民。”
李周翰注:“言况高祖之家,代有圣哲,有遗德。”
⒊ 称别人的父亲为先德。
引宋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三:“唐刘舍人蜕,桐庐人,早以文学应进士举,其先德戒之曰:‘……吾若没后,慎勿祭祀。’”
⒋ 有德行的前辈。
引唐慧立彦悰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》卷一:“罢讲后復北游,询求先德。”
唐张九龄《酬周判官兼呈耿广州》诗:“阴庆荷先德,素风惭后裔。”
宋延寿《宗镜录》卷七八:“先德云:境自虚,不须畏,终朝照瞩元无对。”
先人的德行。
先
⒈ 时间在前的,次序在前的,与“后”相对:先前。先期。原先。先驱。先河(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,后祭海,以河为海的本源,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)。先觉(
)。先见之明。先发制人。⒉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:先人。先世(祖先)。先民。
⒊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:先祖。先父。先哲(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)。先烈。先贤。
⒋ 姓。
ancestor、before、deceased、earlier、in advance
后
会意:从止、从人
first, former, previous
德
⒈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,品行,品质:美德。品德。公德。德行。道德。德性。德育(以一定的社会要求,进行思想的、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)。德才兼备。度德量力。德高望重。
⒉ 心意,信念:一心一德。
⒊ 恩惠:德施。德泽(德化和恩惠)。德惠。感恩戴德。
⒋ 姓。
heart、mind、morals、virtue
怨
形声
ethics, morality, virtu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