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古代郊祀中的献祭礼仪。有初、亚、终三献。
泛指祭礼仪式。
为表示庆祝而献出礼物。
⒈ 指古代郊祀中的献祭礼仪。有初、亚、终三献。
引宋吴自牧《梦粱录·郊祀年驾宿青城端诚殿行郊祀礼》:“上登坛,登歌乐作,行初献礼毕,降坛,委亲王行亚献礼。”
⒉ 泛指祭礼仪式。
引明朱国祯《涌幢小品·蒋山佛会记》:“上行初献礼,跪进清浄饌,史册祝,復再拜。亚终二献同。”
清黄六鸿《福惠全书·莅任·到衙门》:“上任日,照择定某时,穿吉服,诣城隍神前,行祭礼,牲帛照例备办,礼生赞唱,行献礼后,礼生宣读誓文。”
⒊ 为表示庆祝而献出礼物。
引魏巍《东方》第四部第二四章:“大会的最后一个项目,是给志愿军献礼和捐献飞机大炮的活动。”
熊健荪《雷锋叔叔又回来了》诗:“你运的一砂一石,哪一车不是在向祖国献礼?”
呈赠礼物。
如:「佳节献礼」。
献(獻)
⒈ 恭敬庄严地送给:奉献。贡献。捐献。献身。献礼。借花献佛。
⒉ 表现出来:献技。献艺。献媚。献丑。
⒊ 古代指贤者,特指熟悉掌故的人:文献。
dedicate、offer、present、show、display
原为形声
offer, present; show, display
礼(禮)
⒈ 社会生活中,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:婚礼。丧(
)礼。典礼。⒉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:礼教(
)。礼治。克己复礼。⒊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:礼让。礼遇。礼赞。礼尚往来。先礼后兵。
⒋ 表示庆贺、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:礼物。礼金。献礼。
⒌ 古书名,《礼记》的简称。
⒍ 姓。
ceremony、courtesy、gift、manners
形声
social custom; manners; courtes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