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
(1) 针对城市来说,以从事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人口较分散的地方
⒈ 亦作“乡邨”。
⒉ 村庄。
引南朝宋谢灵运《石室山诗》:“乡村絶闻见,樵苏限风霄。”
唐韩愈《论变盐法事宜状》:“平叔又请乡村去州县远处,令所由将盐就村糶易。”
宋苏舜钦《谘目五》:“又不可全依汉制,人人尽取,恐下户贫民难以应给,况乡邨之间徭役已多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六回:“应天苏州府常熟县有个乡村,叫做麟紱镇。”
⒊ 今亦泛指农村。
引艾青《献给乡村的诗》:“我想起乡村田野上的道路--用卵石或石板铺的曲折窄小的道路。”
⒋ 乡里,家乡。
引唐王维《同卢拾遗过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》:“闺风首邦族,庭训延乡村。”
清蒲松龄《流民蒙君恩载送东归》诗:“家中逃者方出门,旧年逃者返乡邨。”
乡下的村落。
乡(鄉)
⒈ 泛指小市镇:乡村。穷乡僻壤。
⒉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:家乡。故乡。乡井。乡里(a.家庭久居的地方;b.同乡的人)。乡党(乡里)。乡试。
⒊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,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。
countryside、native place、rural area、village
城
会意:像二人对食之形
country; rural; village
村
⒈ 乡下聚居的处所:村子。村塾(旧时农村中的私塾)。村民。
⒉ 粗野:村野。村俗。村话。村气。
hamlet、village、rustic
形声:从木、寸声
village, hamlet; uncouth, vulga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