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谓象因有了珍贵的大牙而招致捕杀。后以“象齿焚身”比喻以财宝招祸。
引语本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象有齿以焚其身,贿也。”
蔡东藩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一二一回:“正是:山木自寇,象齿焚身。恫哉李督 !死不分明。”
象因为牙有价值而遭到杀害。语本《左传.襄公二十四年》:「象有齿,以焚其身,贿也。」比喻因财多而招来灾祸。
【解释】焚身:丧生。象因为有珍贵的牙齿而遭到捕杀。比喻人因为有钱财而招祸。
【出处】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象有齿以焚其身,贿也。”
【示例】正是:山木自寇,象齿焚身。恫哉李督!死不分明。(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一二一回)
【近义词】怀璧其罪
【语法】象齿焚身紧缩式;作宾语;比喻人因为有钱财而招祸。
象
⒈ 哺乳动物,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,多产在印度、非洲等热带地区,门牙极长,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:象牙。象牙宝塔(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、艺术家的小天地)。
⒉ 形状,样子:形象。景象。气象。现象。想象。象征。万象更新。象声。象形。
as、elephant、shape、imitate、seem、look as if
象形:像大象之形
elephant; ivory; figure, image
齿(齒)
⒈ 人和动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(通常称“牙”):牙齿。齿腔。齿髓。齿龈。齿冷(笑必开口,笑的时间长了,牙齿就会感到冷。因谓讥笑于人,如“令人齿齿”)。
⒉ 排列像牙齿形状的东西:齿轮。锯齿。梳子齿儿。
⒊ 因幼马每岁生一齿,故以齿计算牛马的岁数,亦指人的年龄:马齿徒增(旧时自谦年长无能)。
⒋ 并列:不齿(不能同列或不与同列,表示鄙弃)。
⒌ 谈到,提及:齿及。不足齿数。
⒍ 触:齿剑(触剑受刀,指被杀或自刎)。
tooth、a tooth-like part of anything
形声:上形下声
teeth; gears, cogs; age; simplified form of the KangXi radical number 211
焚
⒈ 烧:焚烧。焚毁。焚化。焚香。焚书坑儒。焚膏继晷(“膏”,油脂;“晷”,日影;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)。忧心如焚。
burn
燃、烧
会意:从林、从火
burn
身
⒈ 人、动物的躯体,物体的主要部分:身躯。人身。身材。身段。船身。树身。
⒉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:身世。献身。
⒊ 亲自,本人:自身。亲身。身教。身体力行。
⒋ 统指人的地位、品德:出身。身分(
)。身败名裂。⒌ 孕,娠:身孕。
⒍ 量词,指整套衣服:做了一身儿新衣服。
body、life、one's conduct、oneself
象形:像女人怀孕腹大之形
body; trunk, hull; rad. no. 1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