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吹奏箫管。
引《史记·周勃世家》:“勃以织薄曲为生,常为人吹簫给丧事。”
唐杜牧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诗:“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簫。”
清钱谦益《偶读<史记>戏书纸尾》诗之二:“牘背千金狱始明,吹簫织薄可怜生。”
⒉ 用伍子胥吴市吹箫乞食事,谓乞食。详“吴市吹簫”。
引唐虞世南《结客少年场行》:“吹簫入吴市,击筑游燕肆。”
郁达夫《怀扬州》诗:“乱掷黄金买阿娇,穷来吴市再吹簫。”
⒊ 汉刘向《列仙传·萧史》:“萧史者, 秦穆公时人也,善吹簫,能致孔雀、白鹤於庭。
引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,公遂以女妻焉。”
后遂以“吹簫”为缔结婚姻的典实。 唐白居易《得景请预驸马所司欲科家长罪不伏判》:“选吹簫之匹,虽则未获真人;预傅粉之郎,岂可滥收庶子?”
明陈汝元《金莲记·小星》:“好遂吹簫愿,喜嬴臺乘鸞风便。”
吹奏箫乐。
吹
⒈ 合拢嘴唇用力出气:吹打。吹灯(a.把灯火吹灭;b.喻人死亡;c.喻失败、垮台)。吹毛求疵。吹鼓手(a.办婚、丧事时吹奏鼓乐的人;b.胡乱吹捧和宣扬别人的人)。吹灰之力。
⒉ 说大话:吹牛。吹嘘。
⒊ 类似吹的动作:吹拂。风吹草动。
⒋ (事情)失败:吹台。
⒌ 消息流传,鼓动宣传:鼓吹。
blow、boast、puff
形声:左形右声
blow; puff; brag, boast
箫(簫)
⒈ 管乐器名,古代的“排箫”是许多管子排在一起的,现代用一根管子,竖着吹,亦称“洞箫”。
⒉ 弓的末端。
形声:从竹、肃声
bamboo flu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