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喻处境极为艰困、危险。也作「倒悬之急」。
【解释】倒悬:象人被倒挂着一样。比喻处境极端困难。同“倒悬之急”。
【出处】《元史 外夷传》:“群生愁叹,四民废业,贫者弃子以偷生,富者鬻产而应役,倒悬之苦,日甚一日。”
【示例】清·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一回:“战争不息,人民有倒悬之苦,将士多汗马之劳。”
【近义词】倒悬之急、倒悬之患
【语法】倒悬之苦作宾语;比喻处境极端艰难。
倒
⒈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:摔倒。墙倒了。倒塌。倒台。打倒。卧倒。
⒉ 对调,转移,更换,改换:倒手。倒换。倒车。倒卖。倒仓。倒戈。
倒
⒈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:倒立。倒挂。倒影。倒置。
⒉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:倒水。倒茶。
⒊ 反过来,相反地:倒行逆施。反攻倒算。倒贴。
⒋ 向后,往后退:倒退。倒车。
⒌ 却:东西倒不坏,就是旧了点。
close down、collapse、converse、fall、inverse、move backward、pour
正、顺
形声:从亻、到声
fall over; lie down; take turns
悬(懸)
⒈ 挂,吊在空中:悬垂。悬吊。悬梯。悬河。悬心。悬念(a.挂念;b.文艺作品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今后命运的伏笔)。悬梁刺股。
⒉ 没有着落,没有结束:悬断。悬案。悬而未决。
⒊ 距离远:悬隔。悬殊。
⒋ 危险:悬崖。悬乎(“乎”读轻声)。
⒌ 公开提示:悬赏。
hang、suspend、dangerous
形声:从心、县声
hang, suspend, hoist; be hung
之
⒈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⒉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⒊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⒋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⒌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⒍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⒎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go、leave、of、somebody、something、this
原为会意:上像向前的脚,下像地表示离开原地前进
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; it, him her, them; go to
苦
⒈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,与“甘”相对:甘苦。苦胆。苦瓜。
⒉ 感觉难受的:苦境。苦海(原为佛教用语,后喻很苦的环境)。苦闷。含辛茹苦。吃苦耐劳。苦恼。
⒊ 为某种事所苦:苦雨。苦旱。苦夏。苦于(①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;②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)。
⒋ 有耐心地,尽力地:苦劝。苦口婆心。刻苦。苦心孤诣。
⒌ 使受苦:那件事可苦了你啦!
bitter、hard、hardship、suffer from、suffering
甘、乐、甜
形声:从艹、古声
bitter; hardship, suffer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