佶屈聱牙
(1) 字晦涩难解,不通顺畅达
⒈ 形容文句艰涩,不通顺畅达。
引唐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周誥殷盘,佶屈聱牙。”
王伯大音释引孙汝听曰:“佶屈聱牙皆艰澁皃。”
元刘壎《隐居通议·文章三·樊宗师文》:“商盘周誥佶屈聱牙,则以秦火之餘,出於伏生口授而然。 齐语固异,而况九十之老,齿豁而音微,又杂以方言,安得不佶屈聱牙。”
邹韬奋《经历》四:“例如有些文字,尤其是所谓直译的文字,写得佶屈聱牙。”
亦省作“佶聱”。 清焦循《与王钦莱论文书》:“吾子论文,於古取韩昌黎,於今取朱梅菴,不乐字句琐细及文气佶聱者,足见天分之高。”
郭绍虞云,菴疑当作“崖”。 刘师培《论近世文学之变迁》:“龚氏之文,自矜立异,语差雷同,文气佶聱,不可卒读。”
佶屈,曲折不顺。聱牙,拗口。佶屈聱牙形容文句艰涩,读起来不顺口。
【解释】佶屈:曲折、不通顺;聱牙:拗口、不上口。形容文词艰涩生僻、拗口难懂。
【出处】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周诰殷盘,佶屈聱牙。”
【示例】有些文字,尤其是所谓直译的文字,写得佶屈聱牙。(邹韬奋《经历 课外阅读》)
【近义词】佶屈聱口、诘诎聱牙
【反义词】出口成章、琅琅上口
【语法】佶屈聱牙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用于书面语。
屈
⒈ 使弯曲,与“伸”相对:屈曲(
)。屈折。屈膝。屈伸(弯曲和伸直,引申为失意和得意)。首屈一指。卑躬屈膝。⒉ 低头,降服:屈服。屈从。威武不屈。
⒊ 冤枉,叫人不痛快:冤屈。委屈。屈辱。屈才。屈就(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,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)。屈驾。屈己待人。
⒋ 理亏:屈心(亏心,昧心)。理屈词穷。
⒌ 姓。
bend、bow、injustic、subdue、submit、wrong
伸
形声:从尸、出声
bend, flex; bent, crooked; crouch
聱
⒈ 话不顺耳:聱牙(语句念着不顺口)。
⒉ 不听取他人的意见:“彼诮以为聱者,为其不相从听”。
形声:从耳、敖声
bent and twisted; too complicated
牙
⒈ 齿(古代把大齿称为“牙”,现在“牙”是齿的通称,亦称“牙齿”):牙垢。牙龈。牙碜。牙祭。
⒉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:抽屉牙子。
⒊ 特指象牙:牙雕。
⒋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:牙商。牙行。
⒌ 姓。
tooth、tooth-like thing
象形
tooth, molars, teeth; serrat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