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í
拾
rén
人
yá
牙
huì
慧
拾人牙慧
(1) 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当做自己的话
⒈ 亦省作“拾牙慧”。
引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殷中军云:康伯未得我牙后慧。”
《野叟曝言》第一一八回:“明用故事,却暗翻前局,方不是拾人牙慧。”
清章学诚《文史通义·论文辨伪》:“某甲本不知文,而偏又习知文家似是而非之説,宜其拾人牙慧而又失所指其不通。”
张天翼《新生》:“逸汉先生只会拾人牙慧。”
梁启超《新民说·论进步》:“大抵今日谈维新者有两种,其下焉者,则拾牙慧,赏虎皮,借此以为阶进之路。”
牙慧,言谈间流露出的智慧。语本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:「殷中军云:『康伯未得我牙后慧。』」比喻蹈袭他人的言论或主张。清.袁枚〈寄奇方伯书〉:「大概著书立说最怕雷同,拾人牙慧。赋诗作文,都是自写胸襟。」
【解释】牙慧:咀嚼后吐出来的饭菜渣滓。比喻袭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。
【出处】南朝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文学》:“殷中军云:‘康伯未得我牙后慧。’”
【示例】写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,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,切不可拾人牙慧。
【近义词】拾人涕唾、人云亦云、追随骥尾、鹦鹉学舌、随声附和、步人后尘、吠影吠声
【反义词】标新立异、独辟蹊径、尽去陈言
【语法】拾人牙慧动宾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拾
⒈ 捡,从地上拿起:拾草。拾粪。拾零(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,常用于文章标题)。拾取。俯拾皆是。拾人牙慧。
⒉ 收,敛,整理:收拾。拾掇。
⒊ “十”的大写。
⒋ 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。
拾
⒈ 古同“涉”,历,经由:拾级而上。
collect、pick up、ten
丢
形声:从扌、合声
pick up, collect, tidy up; accounting form of the numeral ten
人
⒈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、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:人类。
⒉ 别人,他人:“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。待人热诚。
⒊ 人的品质、性情、名誉:丢人,文如其人。
human、man、people、person、human being、fellow、individual、soul
己、我
象形:像侧面站立的人形
man; people; mankind; someone else
牙
⒈ 齿(古代把大齿称为“牙”,现在“牙”是齿的通称,亦称“牙齿”):牙垢。牙龈。牙碜。牙祭。
⒉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:抽屉牙子。
⒊ 特指象牙:牙雕。
⒋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:牙商。牙行。
⒌ 姓。
tooth、tooth-like thing
象形
tooth, molars, teeth; serrated
慧
⒈ 聪明,有才智:聪慧。智慧。颖慧。慧黠(聪明而狡猾)。慧心。
broom
形声:从心、彗声
bright, intelligent; intelligen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