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捂住耳朵不听。
引《左传·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荀躒掩耳而走。”
汉荀悦《汉纪·昭帝纪》:“面刺王过,王至掩耳趋走。”
唐韩愈《寄卢仝》诗:“劝参留守謁大尹,言语纔及輒掩耳。”
明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卷六:“一日游西湖,望建业五色云起,诸君谓为庆云,拟赋诗。 刘独引大白慷慨曰:‘此王气也,后十年有英主出,吾当辅之。’众皆掩耳。”
⒉ 指不闻不问。
引清唐孙华《哭曹九咸明府》诗之四:“折腰怜傲吏,掩耳作家翁。”
⒊ 御寒护耳的用品。
引《元典章·礼部五·春牛经式》:“释策牛人罨耳……寅亥时为通气,故揭一边。子丑时芒神全戴掩耳,为严凝时全掩也。”
摀著耳朵,表示不愿听闻。
掩
⒈ 遮蔽,遮盖:掩护。掩体。掩饰。掩映。掩盖。掩蔽。掩埋。掩人耳目。瑕不掩瑜。藏瑕掩疵。
⒉ 关,合:掩闭。掩门。掩卷。
⒊ 门、窗、箱柜等关合时夹住了东西:掩了手。
⒋ 乘人不备而袭击或捉拿:掩杀。掩击。掩袭。
attack by surprise、close、cover、hide
形声:从扌、奄声
to cover (with the hand); shut, conceal; ambush
耳
⒈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(通称“耳朵”):耳背(
)。耳垂。耳鬓厮磨( )。耳穴。耳聪目明。耳濡目染。⒉ 像耳朵的东西:木耳。银耳。
⒊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:耳房。鼎耳。
⒋ 听说:耳闻。耳软。耳顺(指年至六十,听到别人的话,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,后指人六十岁)。
⒌ 文言助词,而已,罢了:想当然耳。
⒍ 文言语气词(大致同“矣”):“且壮士不死则已,死即举大名耳”。
EENT、auris
象形
ear; merely, only; hand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