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雀
(1) 一种颜色鲜明的雀(Fringilla montifringilla),繁殖在亚洲和欧洲北部,冬季向南迁徙,常作为笼鸟
(2) 燕和雀,比喻微贱或器量志向小的人
⒈ 亦作“燕爵”。
⒉ 燕和雀。泛指小鸟。
引《礼记·三年问》:“小者至於燕雀,犹有啁噍之顷焉,然后乃能去之。”
陆德明释文:“雀,本又作‘爵’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管辂传》:“君夜在堂户前,有一流光如燕爵者,入君怀中,殷殷有声。”
南朝梁江淹《翡翠赋》:“鷄鶩以稻粱致忧,燕雀以堂构貽愁。”
明李东阳《春寒二十韵》:“捲尽帘櫳无燕雀,閲残冰雪但松筠。”
樊增祥《再示儿辈》诗:“对属天然燕雀侔,可知锁锁儷钩钩。”
⒊ 比喻品质卑劣的人。
引《楚辞·九章·涉江》:“燕雀乌鹊,巢堂坛兮。”
王逸注:“燕雀乌鹊,多口妄鸣,以喻谗佞。”
唐李白《古风》之三九:“梧桐巢燕雀,枳棘栖鸳鸞。”
王琦注:“梧桐之木,本凤凰所止,而燕雀得巢其上,喻小人得志。”
唐李商隐《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》诗:“鸞凰期一举,燕雀不相饶。”
冯浩笺注:“谓遭排忌。”
⒋ 比喻庸俗浅薄的人。参见“燕雀安知鸿鵠志”。
引《汉书·公孙弘卜式等传赞》:“公孙弘、卜式、儿宽皆以鸿渐之翼困於燕爵,远迹羊豕之间,非遇其时,焉能致此位乎?”
颜师古注:“喻弘等皆有鸿之羽仪,未进之时,燕爵所轻也。”
⒌ 比喻地位卑微的人。
引《北史·崔彦穆杨纂等传论》:“崔彦穆、杨纂、段永等昔在山东,沉沦下位,并以羈旅之士,邅回於燕雀之伍,终佩龟组,可谓见机者乎。”
宋文莹《玉壶清话》卷七:“﹝开寳九年﹞上遣太宗与俶叙齿为昆仲。 俶循走,叩头泣谢曰:‘臣燕雀微物,与鸞凤序翼,是驱臣於速死之地也。’”
⒍ 鸟名。嘴黄色,尖端微黑。翼羽黑色。体羽褐黄色,下部白色。尾羽黑色,部分带白色。在我国为旅鸟和冬候鸟,见于华东、华南一带。
动物名。雀类。体型纤小,嘴圆锥形。雄鸟的头和背羽毛呈黑色;雌鸟则为暗褐色。以昆虫为食。能飞取抛掷的弹丸,人们常饲养以为戏。
燕
⒈ 鸟类的一科,候鸟,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,捕食昆虫,对农作物有益:燕尔(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)。燕好(常用以指男女相爱)。燕侣。燕雀处(
)堂(喻居安而不知远虑,临祸却不能自知)。⒉ 轻慢:“燕朋逆其师”。
⒊ 古同“宴”,安闲,安乐。
⒋ 古同“宴”,宴饮。
燕
⒈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:燕赵。燕山。燕京。
⒉ 姓。
swallow
象形:像燕子形
swallow (bird); comfort, enjoy
雀
⒈ 鸟类的一科,吃粮食粒和昆虫。特指“麻雀”,泛指小鸟:雀跃(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)。雀盲(即“夜盲症”)。雀斑。雀噪(名声宣扬,含贬义)。
雀
⒈ 〔雀子〕即“雀斑”。
雀
⒈ 义同(一),用于一些口语词:雀盲眼(即“雀(
)盲”)。家雀。sparrow
会意
sparrow